台塑生醫攻細胞療法 報捷
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昨(24)日宣布,子公司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發展的IKC免疫細胞療法,針對晚期肺癌的二期臨床試驗展現顯著成果,將依「再生醫療法」在明年底之前完成GMP生產認證、後年取得暫時許可,有信心成為全台首家細胞新藥上市的公司。
此外,台塑生醫發展的微藻技術,利用發酵技術產出藻油及保健品,其中針對藻油將在明年通過認證,之後建立商業化產線,初步年產4萬噸,目標2027年打進永續航空燃油市場。
台塑生醫昨日在亞洲生技大展召開記者會,說明今年在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治療三大面向進展。劉慧啟表示,台塑生醫在董事長王瑞瑜帶領下,發展重心已由原本的健康生活轉向生技領域,鎖定醫材、醫療、醫藥。
劉慧啟表示,長春藤發展的免疫細胞療法,其中含有T細胞、NK細胞、NKT細胞及Gamma Delta-T細胞,四種組成花了20年時間開發完成,目前針對肝癌一期臨床已經完成,非小細胞肺癌二期臨床也已收案完成,長春藤目標明年底完成GMP生產認證後,將依「再生醫療法」申請取得暫時許可。
長春藤生命科學總經理張承能表示, 長春藤在ExoLife人體外泌體研究也有進展,目前細胞與動物實驗證實其神經保護與修復效果,用於預防與延緩帕金森氏症病程。
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昨(24)日宣布,子公司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發展的IKC免疫細胞療法,針對晚期肺癌的二期臨床試驗展現顯著成果,將依「再生醫療法」在明年底之前完成GMP生產認證、後年取得暫時許可,有信心成為全台首家細胞新藥上市的公司。
此外,台塑生醫發展的微藻技術,利用發酵技術產出藻油及保健品,其中針對藻油將在明年通過認證,之後建立商業化產線,初步年產4萬噸,目標2027年打進永續航空燃油市場。
台塑生醫昨日在亞洲生技大展召開記者會,說明今年在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治療三大面向進展。劉慧啟表示,台塑生醫在董事長王瑞瑜帶領下,發展重心已由原本的健康生活轉向生技領域,鎖定醫材、醫療、醫藥。
劉慧啟表示,長春藤發展的免疫細胞療法,其中含有T細胞、NK細胞、NKT細胞及Gamma Delta-T細胞,四種組成花了20年時間開發完成,目前針對肝癌一期臨床已經完成,非小細胞肺癌二期臨床也已收案完成,長春藤目標明年底完成GMP生產認證後,將依「再生醫療法」申請取得暫時許可。
長春藤生命科學總經理張承能表示, 長春藤在ExoLife人體外泌體研究也有進展,目前細胞與動物實驗證實其神經保護與修復效果,用於預防與延緩帕金森氏症病程。
台塑生醫生技王國 Q2成形
台塑企業「生技醫療」布局加碼,在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主導下,台塑生醫除加速產、醫、學策略結盟,更將啟動新一波大投資,預計斥資10億~15億元,建置包含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布局之「宜蘭生技園區」,力拚第二季拍板合作夥伴架構,搭配後續產能建置,落實生技園區開展大計。
此計畫也是台塑生醫在先前斥資12億元入股聯生藥、聯亞藥後,近年最大投資案。
據悉,台塑生醫「生技園區」將透過入股、合資等策略結盟模式,推動高階醫材、次世代檢驗試劑及細胞工廠等項目布局。其中,高階醫材項目將以普瑞博生技採技術作股、台塑生醫持股過半架構,合資成立新公司,推動包括精準檢測用耗材(採血管、病毒過濾器等)、生化膜特用醫材開發,再透過委託代工模式,由台塑生醫建置產線生產。
其次,次世代檢驗試劑項目則由台塑生醫入股生技檢測公司,展開合作交流,其後再透過委託代工模式,由台塑生醫建置產線生產,擴大策略結盟;細胞工廠則是因應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整合長庚醫學團隊於再生醫學領域的獨有技術,藉此支援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等領域擴大耕耘。
瞄準台灣特管法、精準醫學活絡開展趨勢,台塑生醫透過AI應用、高階醫材、幹細胞等再生醫學應用及生物晶片廠投資布局,擴大「品牌國際化」、「生技園區」營運能量。
為此,台塑生醫投資「和康」,開發各類人工組織植入物(含人工代骨、膠原蛋白等);入主「長春藤生命科學」對細胞療法進行研究,投資細胞治療新創公司艾沛生醫,研究基因療法,以長庚大學、長庚醫院為後盾,發展細胞治療一條龍。由於細胞治療需要醫院臨床試驗場域,掌握醫院資源者擁有優勢,因而備受矚目。且台塑生醫串聯普瑞博生技等伙伴資源,擴大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布局,更是關鍵策略。
台塑生醫跨步 拚千億營收
台塑生醫昨(23)日舉行20周年慶祝大會,董事長王瑞瑜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20年台塑生醫將聚焦提升營運與永續量能,並持續擴充與深化六大領域,為千億營運計畫扎根。
六大領域包括「三生、三醫」,即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除了生活領域要率先打國際盃外,在細胞治療、高階醫材、新藥科技方面也將有人突破。另外也會擴大「減塑、減廢、減水跟減碳排」,強化ESG作為。
強攻細胞療法 讓全民用得起
台塑生醫董事長、台塑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在台塑內湖大樓14樓會客室接受本報專訪。她說:「台塑生醫成立的宗旨是預防醫學,而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得起細胞療法,活到老都可以無病無痛。」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前身是台化旗下清潔劑專案組,經過一番整頓後順利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獨立成為台塑生醫。而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開始跨入美容保養品事業。經過20年的努力下,已經看到成果,五到十年內要拚千億營收量能。以下是王瑞瑜的專訪紀要。
問:台塑生醫的成立的宗旨與緣起。
答:台塑生醫初成立時,就是以「預防醫學」為宗旨,也是受到我父親所啟發。我們將創造更亮眼的下一個20年。
台塑生醫前身是台化旗下清潔劑專案組,經過一番整頓後順利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獨立。經過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等六大領域上小有成果,但深度都不夠,期許未來20年能加大深度與廣度。
第二階段擴展六大領域,特別是醫療、醫藥、醫材。
總歸來說,一個產品能否成功,產品力、創意及行銷是關鍵。對於產品力,台塑生醫很有自信,因為有堅強產醫學團隊做後盾,但從不滿意,因為可以更好。尤其是大家都很認真,但還需要一些創意與行銷,才能夠突破,比別人更好。
問:對台塑生醫未來發展期許目標。
答:台塑生醫的理念一直是推廣「預防醫學」到台灣每個角落,為民眾建立更健康、美好的生活,在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保養品、健康養身、醫材、檢測等產品皆已完備,並且成功站穩市場,因此下一個階段是加速啟動「產、醫、學」策略結盟。
串聯夥伴資源 推動產業升級
例如,投資「和康生技」開發各類人工組織植入物、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跨足再生醫學領域,也會串聯長庚醫院、普瑞博生技等夥伴資源,擴大布局i醫健康診所、AI應用及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投資,並搭配宜蘭生技園區建置,推動生技醫療升級發展。
問:在再生醫學、高階醫材及智慧醫療等領域的布局為何?
答:在再生醫學方面,台塑生醫2022年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配合未來再生雙法通過,將有機會取得五年期臨時藥證,目前持續加速布局NK(自然殺手細胞)、CIK(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等再生醫學應用,並延伸至其他基因治療與m-RNA應用技術領域。
其次在高階醫材部分,則以加強疾病預測、預防及精準檢測為主。這部分包括建立大數據資料庫,透過演算法來進行疾病預測,還有推出光療儀器,像是OLED微光眼鏡等。
至於智慧醫療,計畫透過i醫健康診所,推動新醫療輔助技術。像是,r-TMS對於腦部疾病、失智症、憂鬱症的改善治療研究;還有新陳代謝功效研究及外泌體提升身體機能的研究。
台塑企業「生技醫療」布局加碼,在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主導下,台塑生醫除加速產、醫、學策略結盟,更將啟動新一波大投資,預計斥資10億~15億元,建置包含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布局之「宜蘭生技園區」,力拚第二季拍板合作夥伴架構,搭配後續產能建置,落實生技園區開展大計。
此計畫也是台塑生醫在先前斥資12億元入股聯生藥、聯亞藥後,近年最大投資案。
據悉,台塑生醫「生技園區」將透過入股、合資等策略結盟模式,推動高階醫材、次世代檢驗試劑及細胞工廠等項目布局。其中,高階醫材項目將以普瑞博生技採技術作股、台塑生醫持股過半架構,合資成立新公司,推動包括精準檢測用耗材(採血管、病毒過濾器等)、生化膜特用醫材開發,再透過委託代工模式,由台塑生醫建置產線生產。
其次,次世代檢驗試劑項目則由台塑生醫入股生技檢測公司,展開合作交流,其後再透過委託代工模式,由台塑生醫建置產線生產,擴大策略結盟;細胞工廠則是因應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整合長庚醫學團隊於再生醫學領域的獨有技術,藉此支援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等領域擴大耕耘。
瞄準台灣特管法、精準醫學活絡開展趨勢,台塑生醫透過AI應用、高階醫材、幹細胞等再生醫學應用及生物晶片廠投資布局,擴大「品牌國際化」、「生技園區」營運能量。
為此,台塑生醫投資「和康」,開發各類人工組織植入物(含人工代骨、膠原蛋白等);入主「長春藤生命科學」對細胞療法進行研究,投資細胞治療新創公司艾沛生醫,研究基因療法,以長庚大學、長庚醫院為後盾,發展細胞治療一條龍。由於細胞治療需要醫院臨床試驗場域,掌握醫院資源者擁有優勢,因而備受矚目。且台塑生醫串聯普瑞博生技等伙伴資源,擴大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布局,更是關鍵策略。
台塑生醫跨步 拚千億營收
台塑生醫昨(23)日舉行20周年慶祝大會,董事長王瑞瑜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20年台塑生醫將聚焦提升營運與永續量能,並持續擴充與深化六大領域,為千億營運計畫扎根。
六大領域包括「三生、三醫」,即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除了生活領域要率先打國際盃外,在細胞治療、高階醫材、新藥科技方面也將有人突破。另外也會擴大「減塑、減廢、減水跟減碳排」,強化ESG作為。
強攻細胞療法 讓全民用得起
台塑生醫董事長、台塑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在台塑內湖大樓14樓會客室接受本報專訪。她說:「台塑生醫成立的宗旨是預防醫學,而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得起細胞療法,活到老都可以無病無痛。」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前身是台化旗下清潔劑專案組,經過一番整頓後順利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獨立成為台塑生醫。而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開始跨入美容保養品事業。經過20年的努力下,已經看到成果,五到十年內要拚千億營收量能。以下是王瑞瑜的專訪紀要。
問:台塑生醫的成立的宗旨與緣起。
答:台塑生醫初成立時,就是以「預防醫學」為宗旨,也是受到我父親所啟發。我們將創造更亮眼的下一個20年。
台塑生醫前身是台化旗下清潔劑專案組,經過一番整頓後順利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獨立。經過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等六大領域上小有成果,但深度都不夠,期許未來20年能加大深度與廣度。
第二階段擴展六大領域,特別是醫療、醫藥、醫材。
總歸來說,一個產品能否成功,產品力、創意及行銷是關鍵。對於產品力,台塑生醫很有自信,因為有堅強產醫學團隊做後盾,但從不滿意,因為可以更好。尤其是大家都很認真,但還需要一些創意與行銷,才能夠突破,比別人更好。
問:對台塑生醫未來發展期許目標。
答:台塑生醫的理念一直是推廣「預防醫學」到台灣每個角落,為民眾建立更健康、美好的生活,在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保養品、健康養身、醫材、檢測等產品皆已完備,並且成功站穩市場,因此下一個階段是加速啟動「產、醫、學」策略結盟。
串聯夥伴資源 推動產業升級
例如,投資「和康生技」開發各類人工組織植入物、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跨足再生醫學領域,也會串聯長庚醫院、普瑞博生技等夥伴資源,擴大布局i醫健康診所、AI應用及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投資,並搭配宜蘭生技園區建置,推動生技醫療升級發展。
問:在再生醫學、高階醫材及智慧醫療等領域的布局為何?
答:在再生醫學方面,台塑生醫2022年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配合未來再生雙法通過,將有機會取得五年期臨時藥證,目前持續加速布局NK(自然殺手細胞)、CIK(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等再生醫學應用,並延伸至其他基因治療與m-RNA應用技術領域。
其次在高階醫材部分,則以加強疾病預測、預防及精準檢測為主。這部分包括建立大數據資料庫,透過演算法來進行疾病預測,還有推出光療儀器,像是OLED微光眼鏡等。
至於智慧醫療,計畫透過i醫健康診所,推動新醫療輔助技術。像是,r-TMS對於腦部疾病、失智症、憂鬱症的改善治療研究;還有新陳代謝功效研究及外泌體提升身體機能的研究。
公司簡介
台塑生醫科技公司成立於2004年1月1日。成立的宗旨是結合本企業在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三大資源,以跨部門及領域的合作方式,共同研發生產高科技、高品質、有助於提升人類健康與安全之產品。同時以核心技術、產品特色與企業文化基礎下,提昇競爭能力,使「台塑生醫」成為國際性的知名公司 。
本公司所創造的盈餘亦將回饋給長庚大學等院校,作為培育人才與研究發展的後盾,彼此形成一完整與密切合作的經營團隊,以建構一個結合研發臨床與製造的平台,進而創造生醫科技的新契機。
本公司營運項目,除源自台化公司的清潔劑用品及原料外,已跨足化妝保養品、機能性紡織品等。凡屬「生活」、「生物」、「生化」及「醫療」、「醫材」、「醫藥」類之科技產品,均為台塑生醫科技公司未來發展之目標。
台塑生醫科技公司成立於2004年1月1日。成立的宗旨是結合本企業在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三大資源,以跨部門及領域的合作方式,共同研發生產高科技、高品質、有助於提升人類健康與安全之產品。同時以核心技術、產品特色與企業文化基礎下,提昇競爭能力,使「台塑生醫」成為國際性的知名公司 。
本公司所創造的盈餘亦將回饋給長庚大學等院校,作為培育人才與研究發展的後盾,彼此形成一完整與密切合作的經營團隊,以建構一個結合研發臨床與製造的平台,進而創造生醫科技的新契機。
本公司營運項目,除源自台化公司的清潔劑用品及原料外,已跨足化妝保養品、機能性紡織品等。凡屬「生活」、「生物」、「生化」及「醫療」、「醫材」、「醫藥」類之科技產品,均為台塑生醫科技公司未來發展之目標。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80539426 訂閱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 |
公司名稱 | 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FORMOS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FORMOS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資本總額(元) | 1,8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1,665,564,95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166,556,495 |
代表人姓名 | 王瑞瑜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松山區精忠里敦化北路201之36號5樓 電子地圖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092年11月10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12年07月11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801030 精密化學材料製造業 C802041 西藥製造業 C802051 中藥製造業 C802080 環境用藥製造業 C802090 清潔用品製造業 C802100 化粧品製造業 C802110 化粧品色素製造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E601020 電器安裝業 E605010 電腦設備安裝業 E701010 電信工程業 EZ05010 儀器、儀表安裝工程業 F102170 食品什貨批發業 F107030 清潔用品批發業 F107050 肥料批發業 F107080 環境用藥批發業 F107200 化學原料批發業 F108011 中藥批發業 F108021 西藥批發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108040 化粧品批發業 F199990 其他批發業 F203010 食品什貨、飲料零售業 F207030 清潔用品零售業 F207080 環境用藥零售業 F208011 中藥零售業 F208021 西藥零售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F208040 化粧品零售業 F208050 乙類成藥零售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703100 不動產租賃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199990 其他顧問服務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JE01010 租賃業 IC01010 藥品檢驗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J101030 廢棄物清除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