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金門玻璃廠- 離島首家IPO! 金門玻璃 今登創櫃板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離島首家IPO! 金門玻璃 今登創櫃板
金門玻璃(7668)26日將登錄創櫃板,不僅是金門首家,更是離島企業IPO的首例。金玻高層表示,未來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包括歐美及澳洲地區的食品和飲料生產商,並切入精品與品酒市場,拓展事業版圖。

金門玻璃創立於2015年,實收資本額9,150萬元,主要業務為玻璃容器的製造及銷售,金酒就是金玻的主要客戶之一。根據金玻營業計劃書揭露,該公司去年營收41.8萬元,稅後純損768.2萬元,不過該公司預估今年營收將達1.5億元,可望轉虧為盈,2027年營收可成長至3.5億元。

過去離島企業最可能上市櫃的就是金酒,不過金酒民營化最終未能成功,其後也曾試圖以「金酒行銷公司」上市,同樣以失敗告終。金門縣長陳福海去年主持年度概算總審查會議時表示,金門可以設定爭取「金門第一家企業實現上市上櫃」的目標,引入更加專業的企業治理理念。如今金玻成為金門首家上市櫃公司,同時也是離島唯一上市櫃公司。金玻高層指出,櫃買中心二度為該公司發布新聞稿,足見對金玻的重視。

金玻的利基在於其核心技術,透過建置純電升溫無煙囪窯爐設備,輔以電腦控制全氧燃燒玻璃熔窯,結合創新銅合金模具,透過自動化機械吹瓶製程達到快速生產玻璃瓶容器。

此外,金玻向回收廢玻璃廠商採購碎玻璃原料,於生產過程採用70%廢玻璃和30%矽原料的比例產出新瓶,並經過技術持續改良與創新,成功在不影響瓶身強度下開發出輕量化玻璃瓶容器,有效減輕瓶身重量約23%,使運輸時需要的燃料更少,帶來額外的節能以及環境效益。

金玻目前的主力市場仍在國內,不過該公司高層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朝國外市場發展,鎖定歐美及澳洲地區的食品和飲料生產商,並切入精品與品酒市場,拓展事業版圖。


櫃買中心創櫃板生力軍金門玻璃 2/26日起開放認購
櫃買中心創櫃板再添生力軍,產業類別為綠能環保的金門玻璃廠公司(7668),成為金門第一家取得創櫃板股票代號的掛牌實業,此一里程碑彰顯金玻在創新與永續經營上的成果與實力。

金玻以製造玻璃容器為起點,持續深耕玻璃製品市場,推動AI人工智能技術升級與產品多元化,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另透過AI技術改良,在不影響瓶身強度基礎下,創新開發出輕量化及具環保效益的玻璃容器。

金玻秉持永續發展的理念,導入ESG綠色循環製造與環保創新為使命,由於寶特瓶容器及塑料製品,對人類居住的環境有巨大傷害,「擺脫塑縛」已是公民行動,而玻璃容器是最乾淨的製品,玻璃是一種無毒材料,不會與食物相互作用,確保安全且不受污染。

根據《環境健康展望》發表的一項研究,接觸BPA(酚甲烷塑料製品)與人類的健康問題有關,包括荷爾蒙失衡、生殖問題和某些癌症風險增加。因此,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以玻璃容器作為塑膠(寶特瓶)的更安全替代品,玻璃冷凍容器以其耐用性和使用壽命而聞名,寶特瓶與塑料製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形、染色、破裂,玻璃容器即使在重複使用後也能保持其完整性,因此金玻有著無可限量的發展空間,更是未來最具潛力發展的生產事業。

金玻致力於創新(Innovation)、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綠色循環永續發展(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成為業界的典範,不僅在品質上追求卓越,更將與股東、客戶及員工攜手共創價值。金玻全體人員謹記「厚德載物」,努力以赴走向公發上市(櫃)資本市場而奮鬥不懈。


公司簡介
金門縣唯一一家玻璃容器製品廠,金門玻璃廠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將座落在金門縣金湖鎮蓮庵里三谿橋五之三號,乃目前全世界最先進也是最環保的玻璃容器製品廠,無煙囪窯爐設備,電腦程控環保電熔窯,通過ISO9002品質體系認證,以製造玻璃容器(酒瓶)生產為核心。 主要可生產經營各種顏色、各種規格的玻璃容器,例如:酒瓶、白酒瓶、食品瓶、各類器皿等。高檔、輕量型、國際化玻璃容器製品生產設備,創新技術專案。 金玻汲取了各方專業人士的建議,決定以「創櫃」作為IPO計劃之里程碑,朝資本市場邁進。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24793656   訂閱
登記現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金門玻璃廠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Kinmen Glass Manufacturer Co., Ltd.) 國際貿易署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2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93,000,00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9,300,000
代表人姓名顧正德
公司所在地金門縣金湖鎮蓮庵里三谿橋5-3號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核准設立日期104年06月16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4年03月13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C901010  陶瓷及陶瓷製品製造業
C901020  玻璃及玻璃製品製造業
F102030  菸酒批發業
F106050  陶瓷玻璃器皿批發業
F203020  菸酒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299990  其他零售業
A102050  作物栽培服務業
A102060  糧商業
B601010  土石採取業
C901060  耐火材料製造業
C901070  石材製品製造業
C901990  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CA01070  廢車船解體及廢鋼鐵五金處理業
CA01990  其他非鐵金屬基本工業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CB01030  污染防治設備製造業
E401010  疏濬業
E599010  配管工程業
E603040  消防安全設備安裝工程業
E801010  室內裝潢業
EZ02010  起重工程業
EZ03010  鎔爐安裝業
F103010  飼料批發業
F106010  五金批發業
F106030  模具批發業
F106040  水器材料批發業
F107030  清潔用品批發業
F107050  肥料批發業
F107080  環境用藥批發業
F107200  化學原料批發業
F107990  其他化學製品批發業
F111090  建材批發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3100  污染防治設備批發業
F113990  其他機械器具批發業
F117010  消防安全設備批發業
F199010  回收物料批發業
F199990  其他批發業
F201010  農產品零售業
F202010  飼料零售業
F203010  食品什貨、飲料零售業
F207050  肥料零售業
F207170  工業助劑零售業
F207200  化學原料零售業
F207990  其他化學製品零售業
F211010  建材零售業
F213100  污染防治設備零售業
F214030  汽、機車零件配備零售業
F399990  其他綜合零售業
G799990  其他運輸輔助業
G801010  倉儲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B01010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IZ99990  其他工商服務業
J101010  建築物清潔服務業
J101020  病媒防治業
J101030  廢棄物清除業
J101040  廢棄物處理業
J101050  環境檢測服務業
J101060  廢(污)水處理業
J101070  放射性廢料處理服務業
J101080  資源回收業
J101090  廢棄物清理業
J101990  其他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服務業
JE01010  租賃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IZ06010  理貨包裝業

昇陽電池- 昇陽電池銅鑼新廠加持 營運高飛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昇陽電池銅鑼新廠加持 營運高飛
本土中型鋰電池芯、模組及系統製造商-昇陽電池3月18日首度在銅鑼新廠舉辦114年度第一次股東臨時會。董事長葉展豪回應股東提問時表示,今(114)年昇陽電池在手訂單超過20億元,根據現有訂單及年底預計股數推估,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1.58元。114年昇陽銅鑼新廠積極擴產,憑藉中型電芯與模組製造的優勢,以靈活快速的應變能力,積極搶攻儲能、電動車、BBU(備援電池模組)、無人機及機器人等應用市場,產業需求動能強勁,未來營運成長性值得期待。

18日昇陽電池股東臨時會通過補選一席董事案、公司章程修訂案、辦理國內私募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案;本次會議亦通過公司更名案,昇陽電池正式更名為「昇陽先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Phoenix Energy Corporation),並將總公司註冊地變更至苗栗縣。目前,公司股本6.47億元,預計發行3億元可轉換公司債(CB),主要用途包括銅鑼新廠廠務設備汰換與升級、建置方形電池芯生產線,以及補充營運週轉資金。

3月昇陽電池甫完成從竹科廠與香山廠設備遷移至銅鑼新總部工廠,目前,團隊正全力推進設備汰換與升級作業,並同步進行圓柱形電芯及模組產線的安裝與調試。此外,方形電芯生產線亦進入最後評估階段,以確保未來產能布局符合市場需求。昇陽銅鑼新廠占地1,733坪、樓地板面積3,207坪,將規劃建置圓柱形、方型電芯及模組生產線,方形電芯、模組目標各產能1GWh,方形電芯產能建置進度將根據實際訂單掌握進度做彈性分期裝設建置,在戰略上將充分發揮中型電芯、模組廠的彈性、快速、高性價比的競爭優勢。

昇陽電池在銅鑼新廠加持,今年營收及獲利目標挑戰翻倍躍升成長;總經理姚松廷博士表示,今年20億元營收的主要產品組合,包括表前表後儲能、商用及特殊電動車、工業焊接機等,並積極新開發利基型BBU、無人機、機器人、軍工、AI數據中心的UPS等應用產品,目前數項產品已陸續送樣測試。此外,昇陽更名後也將不只限於鋰電池製造業務,將結合自身電池供應優勢涉入虛擬電廠市場,以創新結合各項資源聚和參與虛擬電廠的獲利模式,除了有利儲能業務推廣也擴大供應鏈深度。預計下半年導入可用在零下40度超低溫、10C高倍率應用的鈉離子電池新產品等,都將為短中期昇陽電池的營收增長,挹注強勁的動能。

昇陽電池113年度自結營收3.4億元,每股盈餘(EPS)0.27元,今(114)年隨著台電電費調漲在即,且4月即將進入夏季電價期,將進一步推動台灣工商業表後儲能應用需求大增,家用儲能市場亦蓄勢待發。2025年昇陽電池在銅鑼新總部工廠的新產能、新產品、新商業模式與戰略下,將迎來企業新的轉機,邁入營運騰飛的一年。


昇陽電池 取得50MW E-dReg設備訂單
2050淨零排碳帶動全球使用綠電風潮,因應大量再生能源將併入電網,電網供電能否維持穩定,其中儲能設備就是協助維持電網穩定的關鍵原因之一。

深耕磷酸鋰鐵電池芯、電力儲能及系統整合達17年的業界專家「昇陽電池」,今年管理階層重新調整,優化市場通路,加上適逢全球淨零排碳及綠能儲電風潮,財務首度轉虧為盈,並已取得50MW台電交易平台E-dReg的案場設備訂單,預計今(2024)年可貢獻15億以上營收。

昇陽電池董事長姚松廷博士表示,昇陽電池專注生產高安全性鋰鐵電池,擁有核心技術和完整的專利布局,客戶遍及日本、美國、歐洲及亞洲地區。目前開發的產品應用市場,涵蓋不斷電(UPS)電力、車用動力、以及儲能系統等領域。根據知名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期,磷酸鐵鋰電池的性價比優勢將更突出,未來2至3年內或將成為終端市場主流,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全球裝機量比例也將從2020年的3比7轉變為2024年的6比4,前景非常看好。

負責昇陽電池業務系統的總經理葉展豪表示,昇陽電池深耕自有國產電芯,品質穩定,電池出口17年無安全事故。未來業務方向將積極布局儲能市場,聚焦開發儲能用鋰鐵電池芯及儲能系統產品,目前已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電力輔助服務 、用電大戶及光儲的儲能運用,今年將是儲能電池業務開始發酵的年度。

葉展豪指出,昇陽擁有從電池芯(Cell)、電池管理系統(BMS)到電池模組設計(PACK)3項技術專業,掌握從設計、製造到應用,達到相互匹配且最安全、最耐用、性能佳的100%台灣電池模組及儲能系統。未來將與夥伴建立儲能技術的自主能力,協助國家推動儲能標準及安全規範,積極掌握未來電動車與儲能應用市場,扮演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


昇陽磷酸鋰鐵電池 迎儲能新機遇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也是昇陽電池董事長楊敏聰極欲在台灣本土電池產業大力整合從上游到下游,從核心關鍵技術到市場應用,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MIT金字招牌。

現今昇陽電池擁有從電池芯(Cell)、電池管理系統(BMS)到電池模組設計(PACK)等三項技術專業人才,掌握從設計、製造到應用,達到相互匹配且最安全、最耐用、性能佳的100%台灣電池模組及儲能系統。

具有創業家性格的楊敏聰董事長說:「我就是相信鋰電池的安全性最重要,未來5-10年內,從量產、商品化的角度而言LFP磷酸鋰鐵電池技術仍是市場主流。」。果不其然,2022年特斯位執行長馬斯克登高一呼,全世界開始聚焦4680這顆電動車新電池,未來每一輛出廠的特斯拉電動車,電池底盤裡都得用上好幾百顆的4680電芯。

「國際大廠Panasonic還在思考怎麼把電引出來、兩年後才能量產,你看這顆馬斯克要的電池,昇陽電池芯的結構早在十幾年前已經採用,並且早已經做出來4680LFP電芯了!」楊敏聰底氣十足說道。

昇陽公司指出,高溫下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高充放電效率(C-rate)一直是昇陽電池的優勢,鋰電池、超電容、鋰電容等三產品共用生產線的製造程序,為業界首創,極具成本效益,除了超過十年在科技廠的UPS備用電源經驗外,也持續與日本工具機大廠合作,過去5年更打進歐盟的冷鏈物流運輸業,獲得歐盟的綠色標章及德國政府的獎勵補助,未來昇陽將全力打造成為此類應用的主要電池供應商。

2050淨零排碳全球環保風,因應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後造成電網不穩定,增設儲能設備協助維持電網穩定成新趨勢。

昇陽公司強調, 眼前這股「綠能」終將吹入中小型儲能市場,儲能的核心關鍵為電池芯,在這條「綠能商機」康莊大道上,從高科技廠、化工廠、及醫院之廠務UPS備用電池、特殊工具機、用電大戶之儲能系統到冷鏈物流應用,磷酸鋰鐵電池的時代已來臨,昇陽電池早已經準備好迎面接軌客戶的需求。


賠了15年的昇陽電池 等到電動車大潮
溪頭的遊園高爾夫球車、日月潭電動遊艇,兩種水陸運具有何交集?拆開一看,電力來源都是台廠!國內唯一全自動大型LFP電池製造商昇陽電池,它有何過人之處?

如果一家公司的某部門,15年來只生產一樣產品,而且每年一虧就是一億多元,而這樣的部門之所以存在,僅僅是因為經營者對產品有著無可救藥的信心和執念……若是你,會願意為這個燒錢的夢想,忍痛賠幾年呢?

這家公司是昇陽電池,而這位深具夢想家性格的經營者,正是董事長楊敏聰。

「我就是相信,LFP(磷酸鐵鋰)電池芯技術會成為市場主流。」一談起他的電池經,一口英文術語夾雜台語、67歲的楊敏聰,三兩句話就流瀉出他對事業的堅定與熱血。

近來,LFP電池成了能源科技的顯學。主要因為去年底特斯拉(Tesla)大膽宣告旗下標準車款使用的電池,將全面由三元改為LFP電池,緊接著,台積電也跟著公告,廠區不斷電系統所用的鉛酸電池,至2030年之前,將悉數更換成更環保的LFP。這兩起宣示,都大大攪動電池產業的波瀾。
迎向大風,5年營收年漲20%

從全球供應鏈角度來看,馬斯克(Elon Musk)登高一呼,讓全世界電池的主流供應商——從陸系的電池巨擘寧德時代(TACL)、韓廠LG,到與特斯拉合作最久的日商Panasonic(松下),無不爭相投入研發新規格、新材料的電池,深怕將來錯失這家全球電動車龍頭的大單。

工研院材化所儲能材料及技術研究組組長陳金銘也直言,就一輛電動車最重要的三電(電機馬達、電控、電池)系統而言,電池就占了三至四成的成本,意味著誰能掌握新技術的電池供應鏈,誰就在電動車市場,擁有了話語權。

站在風口浪尖的楊敏聰,蹲點15年,頗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箇中滋味,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仍然靦腆,可以看出他還在適應,從被股東追著罵,到被媒體追捧的日子。不過,一拿起一顆自家生產,散發著金屬光澤、比養樂多罐略大的圓柱形的LFP電池時,眉宇間,則毫不避諱地轉露自信。

楊敏聰知道,像這樣一顆特斯拉稱為「4680」的新型電池,儘管體積比前一代大上一倍,容量卻足足增加了五倍,且製造成本更低,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力捧下,未來每一輛出廠的特斯拉電動車,電池底盤裡都得用上好幾百顆。

讓楊敏聰更有底氣的是,當Panasonic還苦無量產之道時,昇陽卻已延伸過去鋰電池的經驗,得以量產4680電池!「Panasonic還在想著怎麼把電引出來、兩年後才能量產,你看這顆馬斯克要的電池,我們已經做出來啦!」

跟上LFP,昇陽已開始出貨給日商湯淺,去年更獲得歐盟最大物流公司VTG青睞,用於軌道列車的物流冷鏈,過去五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20%,成為現階段少數打入LFP全球供應鏈的台廠。
切入電池產業核心的「電芯」

事實上,昇陽電池的創立史,儼然是台灣電池產業的縮影。

2006年,楊敏聰在半導體本業外,投資鋰電池事業,接收一家準備歇業的電池廠「台灣超能源」。

當時,台廠雖已有像新普這樣量大、賺錢容易的下游電池模組(pack)廠,但上游的電池芯(cell)廠付之闕如,偏偏電芯材料決定了整顆電池的效率,猶如晶片之於電腦,因此楊敏聰深信,電池業要茁壯,電芯將是最大關鍵。

而那時,台泥集團旗下的能元,已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廠,靠著以鎳、鈷、鋁為正極的「三元電池」,這幾年陸續接下Dyson這類工具機、家電客戶。楊敏聰避開紅海,選擇投入工業及電動車用的LFP電池。

2015年,眼見LFP隨著電動車崛起,後勢看好,卻一度被發展較晚的三元電池殺出程咬金,原因在於三元每單位重量的能量效率比LFP好,儘管價格較高,但由於電動車正時興,加上政策補助,使得中國電動車廠大量採用三元電池。其中,寧德時代便是那時被時勢創造的英雄案例。

結果,風水輪流轉,去年,三元電池因安全隱患、爆炸頻傳,加上因原料礦產稀缺,致使價格居高不下,讓LFP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尤其,在特斯拉大力採用之下,市占又逆轉追上三元電池。這樣的逆轉,讓蹲點許久的昇陽開始跳躍。

楊敏聰以半導體在台灣發展成長的模式,類比電池業:「從最上游的材料商,到整個封裝產業,世界上哪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如此密集的產業聚落?而台灣老說要找下一個兆元產業,電池其實就有這樣的潛力!」

然而,格局放大到全球市場,台灣的電池業一旦角逐世界盃,恐怕又是另一番風景。


公司簡介
昇陽電池是國內磷酸鋰鐵電池的領導廠商,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之電芯及電池模組。原屬昇陽國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事業處,後來於2017年7月1日分割獨立成為昇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昇陽電池生產100%台灣製造磷酸鋰鐵電池芯與電池組,為維持品質一致性發展全線自動化以創造最大生產能力。研發團隊專注於提升電池性能及安全性,所做產品應用涵蓋UPS電力、儲能、車用動力….等,客戶遍及日本、美國、歐洲及亞洲地區。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56153007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股權狀況僑外資
公司名稱昇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PHOENIX BATTERY CORPORATION)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PHOENIX BATTERY CORPORATION
資本總額(元)1,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375,500,00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37,550,000
代表人姓名楊敏聰
公司所在地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市力行路8號3樓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106年02月22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1年10月12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CC0108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CC01090  電池製造業
CD01010  船舶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020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030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050  自行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060  航空器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990  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501010  產品設計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研究、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
  1.儲能鋰電池
  2.前述產品相關之進出口貿易業務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綠基企業- 新漢小金雞 Q2登興櫃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新漢小金雞 Q2登興櫃
工業電腦廠新漢(8234)培養「小金雞」,近年大力拓展機器人業務,旗下負責安控領域的子公司綠基將在今年第2季登錄興櫃,綠基專注在AI影像邊緣運算與雲端服務產品開發,取得長榮海運二期的海港大型專案後,再獲美系大廠代工訂單,帶動綠基今年營收持續雙位數增長,為新漢營運添柴火。

綠基專注AI影像邊緣運算與雲端服務產品開發,今年第1季推出高階影像AI攝影機以及影像儲存運算伺服器,其內嵌高階影像算力,提高深度學習辨識率,辨識數據儲存於高容量網路攝影機或內建的PoE工業級主機,降低邊緣運算布建成本,產品主要應用於執法科技、海港自動化、以及智慧工廠等場域。

綠基為國內首家打入海港自動化領域的安控業者,為高雄港長榮7號碼頭建置「智慧碼頭」設備,該專案共分一、二期,總金額達2億元,自2023年開始陸續出貨,今年4月之前,二期專案將驗收結案,預估還會有數千萬元的營收入帳。

綠基2019年併購在泰國市場深度布局的系統整合商安恩嘉,業務領域涵蓋智慧交通、智慧碼頭與智慧製造等各應用層面的影像解決方案,藉此拓展東南亞市場,也因此獲長榮智慧碼頭專案。

綠基影像事業部總經理楊星耀指出,綠基AI視覺產品能靈活配合多種工業應用開發,成為各種應用的眼睛,透過高精準辨識能力、以及實時AI運算效能。

基本面部分,新漢今年2月營收4.28億元,月減29.8%、年增41.4%;累計今年前兩個月營收達10.39億元、年增38%,歷史次高。

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先前表示,新漢去年第4季營收回暖,在網通事業ODM客戶訂單回流,及自動化/工控需求看增下,今年訂單目前看來審慎樂觀,預期今年全年業績將雙位數成長。


新漢轉型 培養小金雞

工業電腦廠新漢(8234)昨(27)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林茂昌指出,新漢持續培養「小金雞」,已轉型成為AIoT技術為主的創新創業集團,旗下新漢智能、綠基、創博等分別鎖定智慧製造、安控、機器人領域,並規劃明、後年陸續IPO。

他預期,去年相關子公司營收已占新漢三成,隨著小金雞業績穩定成長,預計相關效益將在2024年發酵,並將帶動整體毛利率持續向上。

林茂昌表示,新漢集團從IPC純硬體製造商,成功轉型為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AIoT數位轉型的創新創業集團,新漢本體是硬體製造廠,新事業則軟硬結合、打造成解決方案供應商。

新漢旗下新漢智能、綠基、創博分別鎖定智慧製造、安控、機器人領域,去年相關子公司營收已占新漢整體三成,隨著小金雞業績持續成長,將帶動新漢整體毛利率持續向上。新漢預計,各事業單位陸續都有新的應用商機發酵,挹注明年營收成長可期。

新漢去年毛利率25.4%,今年預計將持平,明年將進一步往上,長期來看,隨著子公司業績貢獻增加,新漢長期毛利率目標為30%至40%。

新漢智能提供一站式智慧製造顧問與系統整合服務,去年營收約20億元,預計將於2025年掛牌。此外,新漢智能旗下創博搶攻機器人商機,提供功能安全機器人控制器開發平台。

成立於2012年的綠基則專攻智能影像解決方案,受惠美中貿易戰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轉單效應,綠基成功承接海外大廠訂單,2022年營收約達6億至7億元,年成長逾四成。綠基預計2024年上興櫃,2025年轉上櫃。


綠基十年磨一劍 可望2024年IPO
新漢旗下影像監控子公司綠基企業十年磨一劍,受惠中美貿易戰,以客製化優勢承接少量多樣訂單更成明日之星,近年業務量大增,也同時鴨子划水朝2024年IPO目標邁進。

總經理楊星耀表示,綠基主力產品為Camera與NVR兩支產品線,而解決方案方面以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安恩嘉為主,提供涵蓋各種不同的應用層面,尤以智慧交通、智慧碼頭及搭配工業4.0之智慧製造等之影像應用方案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綠基在新漢集團內的創立從無到有的篳路藍縷過程。楊星耀說道:「由研發團隊的組建,市場與客戶合作的開展,草創時期適逢安控業面對大陸廠商的殺戮紅海時期,產業環境嚴峻艱難,經歷十年的跌宕起伏,搭上中美貿易戰的紅利列車,綠基熬過來了。」

綠基主線業務為具備AI(人工智慧)的攝影機IP CAM,可根據不同外觀及20多種內部規格組合成不同型號,多數為設置在戶外的公共監視系統,平均出廠價300美元一臺,最高單價超過1,000美元。主力聚焦美國市場,其次是歐洲。技術發展方面,楊星耀指出,「控制硬體的韌體已經非常成熟之外,現在注重的是智能分析與人工智慧的軟體發展,特別是在深度學習的演算法方面,這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心之一。」最近兩年,由於美國客戶新案的量產及歐洲客戶的大型專案,讓綠基的營業額節節高升,預計今年獲利可突破半個股本,加上近期美元大漲更助長其外銷美國的盈利優勢。

楊星耀說,美國客戶對產品開發的要求很高,綠基的技術層次不僅達標,而且不良率非常低,出貨10幾萬台監控攝影機,安裝已有兩年,只退回零星數台維修,良率逾99.9%,美國客戶十分滿意,也順勢續談新案。歐洲客戶要求的貨量也大,單一機種一年訂單將近4萬台;再加上安恩嘉今年接到長榮智慧碼頭的專案,預期明(2023)年公司業務會更加興旺。


貿易戰受惠,新漢旗下IP CAM廠綠基獲歐美客戶釋單,今明年業績升空
美中貿易戰升高,台IPC廠新漢(8234)董事長林茂昌表示,儘管以銷售資本財為主的IPC產業難免受到衝擊,但是像是旗下IP Camera廠綠基企業移回台灣生產,近兩年獲得歐、美客戶的訂單大幅增加,今、明年可望展現高成長力道。

此外,在中國大陸持續提高自動化能量的業者仍然很多,除了聯想(Levnovo)之外,像是富士康、新普(6121)、英業達(2356)等都是新漢的客戶,這些業者自動化腳步並未停止,同時新漢也替華為5G基地台散熱供應商建置智慧製造產線。他認為,貿易戰對中國是生死存亡關頭,也是一個很好的轉機時期,比較有自信的廠商繼續擴大其自動化腳步。

林茂昌表示,美中貿易戰對台廠有好有壞,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全球業者資本支出出現停滯觀望的現象,衝擊景氣的發展,不過,像是該公司旗下發展IP Camera的廠商綠基企業,就是受惠者之一,而受惠現象並不是貿易戰後才開始,是這兩年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在歐、美被限制,使一些歐、美廠商機擴大,並釋出訂單給綠基,且言明不能大陸出貨。

他表示,綠基五年前成立,起初在台灣做,敵不過陸廠的成本優勢,直到新漢將綠基產能也移到大陸廠才活下來。這次貿易戰,綠基把一部份產能移回台灣,並在板橋設立一個新廠,專門迎接歐、美客戶的生意,因新專案發酵時間約要一年,高成長力道將落在明年。

據了解,綠基是新漢持股逾82%的子公司,去年小賺546萬元,今年首季就賺了668萬元,超越去年總和。預估在歐、美客戶新專案發酵下,今年業績估增兩成,明年上探5成。


公司簡介
綠基成立於2012年,為工業電腦領導廠商上櫃企業新漢集團所投資,以『GreenBase』為公司的新企業識別體系。 綠基擁有超過二十年以上經驗的監控產品開發技術團隊,以研發、生產 IP Camera、NVR等產品為主要事業。深耕監控產業十餘年,在電子與光學專業領域累積豐富Domain Knowledge,合作夥伴大多為歐、美、日國際知名大廠。從產品研發客製、生產、品質管控、供應鏈到系統化庫存管理,綠基提供客戶彈性化的產品設計與製造服務。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53411100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股權狀況僑外資
公司名稱綠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GREENBASE TECHNOLOGY CORP.)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GREENBASE TECHNOLOGY CORP.
資本總額(元)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173,043,88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17,304,388
代表人姓名林茂昌
公司所在地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922號13樓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100年05月20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1年10月13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安圖斯科技- 安圖斯年底前申請公發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安圖斯年底前申請公發
宏碁(2353)集團旗下子公司「老虎隊」今年有望再添新兵,主攻AI商機的安圖斯科技預計2025年底前遞件公開發行,朝上市櫃方向邁進。展望後市,安圖斯總經理李占傑預期,隨印度市場持續強勁增長,以及企業端AI應用擴大下,看好今年營收雙位數成長可期。

安圖斯2024年營收26億元,年增66%,其中,印度營收連續二年翻倍成長,李占傑看好2025年有機會延續此動能。

李占傑分析,前兩年AI商機主要圍繞在雲端資料中心,從2025年起擴及至邊緣端,安圖斯主要鎖定政府、學校、企業的AI需求為主,且會結合軟、硬體,推出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安圖斯營收來源近五成為教育機構,政府單位為三成,剩下則為企業端。李占傑認為,政府單位因走標案,價格競爭激烈,相反企業端需要的是解決方案,因此安圖斯要擴大企業客戶比重,藉此拉高毛利率。

安圖斯海外子公司包含印度及泰國,其他海外市場訂單交由台灣總公司銷售,近年隨著印度市場急速成長,以營收占比來看,印度已達五成,台灣約四成多,至於泰國則為個位數比重。

李占傑表示,安圖斯在印度市場高速成長,目前主要需求還是來自政府及教育機構,也有開始擴大布局企業端市場,除了有金融業客戶外,去年也拿下印度國營企業巴拉特重型電氣Bharat Heavy Electricals Limited(BHEL)的大型專案訂單,成功於印度逾35個地點部署1,700餘台Altos BrainSphereTM P130 F9工作站。

安圖斯也擴大「印度製造」。李占傑指出,過往安圖斯在印度銷售的產品主要依靠宏碁當地自有工廠,今年擴大與當地製造夥伴合作,生產安圖斯產品除了滿足當地需求外,也將銷售到海外其他市場。


宏碁子公司安圖斯擴展東南亞市場 從泰國出發
宏碁(2353)旗下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安圖斯科技今天宣布擴大布局東南亞市場,已在泰國成立子公司Altos Thailand,並於日前舉辦新品發表會,展示針對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吸引超過130名經銷商參與。

安圖斯科技總經理李占傑透過新聞稿表示,泰國在安圖斯的海外布局擁有重要地位,安圖斯去年第2季在泰國成立子公司,除了考量當地經濟發展良好等因素外,更著眼於泰國在東協市場的戰略地位,對於未來發展東協其他市場相對有利。

李占傑說,正密切關注泰國伺服器與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並深入觀察市場變化,預期安圖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將為泰國企業和多個領域帶來商機和更強競爭力。

李占傑今年3月底受訪指出,隨著AI需求增強,安圖斯今年整體營收目標年增3成,預計2024年公開發行。

此外,安圖斯近期與成功大學合作建置Altos aiWorks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導入Altos BrainSphere伺服器,共同推進「第2期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學生可以在實驗室即時存取體育館相機的影像畫面,透過科技辨識動態數據,提供球員訓練參考,包括人與球的追蹤、3D重現、軌跡等即時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功能,實現多視角比賽轉播。 


安圖斯 拚軟體研發
曾是北美伺服器UNIX作業系統第二大品牌,宏碁集團旗下安圖斯科技(Altos Computing)2017年獨立,這家「老牌新枝」企業正預計擴張海外觸角至泰國及印度,安圖斯董事長侯知遠已設下2024年拚IPO目標,伺服器將成集團新成長引擎。

宏碁集團持股78.59%的安圖斯科技前身是北美UNIX系統伺服器大廠Altos Computer Systems,這家企業創立於1977年,只比宏碁年輕一歲,1990年宏碁計畫進軍伺服器產品線,以9,000萬美元出手併購。

2016年宏碁設定多引擎成長策略,2017年伺服器部門正式獨立為安圖斯,讓安圖斯成為集團旗下小金虎們中,少數有超級知名老牌的新公司。

安圖斯堅定發展品牌,除有伺服器、工作站(比商用電腦效能更高),鑑於伺服器的產業競賽格局也已與1990年代大不相同,應用更多元,安圖斯總經理李占傑大力投入軟體研發,以提高軟硬整合解決方案能力。

目前結合軟硬體的三大類產品有:HPC(超級電腦)、AI運算平台、雲運算平台,這三類服務除整合第三方軟硬體,安圖斯也開發關鍵軟體,搭配自身伺服器工作站及第三方儲存或網通硬體,組成客戶需要方案。

舉例來說,2010年國網中心建置超級電腦御風者,當時一度在國際超級電腦500強中排名第47名,就是由安圖斯團隊操刀。

「其他大型伺服器品牌沒有針對AI運算開發專用軟體,實驗室買回來後,教授可能透過下載開源軟體,但這些軟體跟硬體相容度如何待驗證,若真碰到問題,老師得去社群發問找答案,」李占傑說,而安圖斯把軟體隨硬體銷售,客戶端就減少驗證軟體這一步。

伺服器產業隨應用面不斷增長,需求也十分樂觀,安圖斯已在印度跟泰國設立分公司,在亞太大力推展業務,將持續微調市場與產品策略,目標是2024年要穩定賺錢並IPO,要快賺回當初宏碁併購花的那9,000萬美元。


安圖斯攻AI運算平台
宏碁(2353)旗下的小金雞安圖斯科技宣布,攜手大數據加速領域專家偉薩科技,聚焦人類基因定序議題,於生技重鎮波士頓所舉行BIO-IT大會正式推出全新解決方案。

宏碁定調自己為航空母艦,旗下也培養了許多小金雞,安圖斯就是其中一家。

安圖斯宣布結合偉薩科技開發基因定序演算技術與安圖斯科技高效能Altos BrainSphere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共同打造基因定序加速解決方案,讓更多醫院及研究機構能夠應用此關鍵科技進行人體基因定序,對精準醫療做出重要的貢獻。

安圖斯科技公司總經理李占傑表示,越來越多客戶提出大數據分析系統整合的需求,這次偉薩科技團隊緊密合作,運用演算法整合Altos BrainSphere AI伺服器與FPGA加速器整合平台,推出全新基因定序解決方案,money826852除能確保演算法有效地運作並維持一貫的精準度外,更大幅提升運算速度,讓醫院臨床研究及醫療研究機構能夠在生技醫療領域加速開發。

安圖斯、偉薩科技雙方技術結合後,可降低資料處理時間,縮短生殖細胞的次級資料分析流程(secondary analysis of germline pipeline),處理時間從原本所需的33小時,大幅降低至8小時內,有效提升效率。

除了旗下小金雞之外,宏碁今年也推出全新品牌ConceptD創系列,目標對象為商用創作者。陳俊聖表示,宏碁在優化產品之後進入新領域也將提升宏碁商用產品比重。


宏碁新事業 安圖斯拿下HPC大案
宏碁(2353)雖逐步放緩推動小金雞事業上市櫃進度,不過,集團朝多引擎成長的目標並未轉向,為強化在商務市場業務開拓、在AI人工智慧應用領域布局,宏碁旗下新事業安圖斯科技,繼2018年成功拿下12個高速運算大案後,2019年一開春就傳出好消息、再拿2項標案,並喊出全年要再增長、AI布局再深化的目標。

基於宏碁過往在伺服器領域累積的實力基礎下、在2017年成立的安圖斯(ALTOS),以人工智慧AI及雲端Cloud雲端方案供應商為定位,結合集團既有在伺服器、工作站及網路、儲存設備等技術能力和資源,提供高效能運算、虛擬桌面(VDI)、雲端運算設施、與軟體定義儲存(SDS)等解決方案。

在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的領軍下,宏碁在轉型的這段期間逐步跨入AI領域布局,在2015、2016年陸續接下10件高速運算(HPC)標案後,09-38826-852張r,2017及2018年即展現更強的積極度,並分別別拿下11件及12件的HPC標案,今年一開春,即成功再拿下國內政府單位及大型企業的HPC大案。

累積這4年來宏碁拿下的HPC標案已多達33件,且皆集中於亞太區包括台灣、印度、泰國及印尼等國,接下來在2019年在更積極拉抬泛亞區的商務業績占比達五成之際,也將結合安圖斯的資源、持續在亞太各國布樁,希望全年在HPC的標案數能超越2018年的成績、衝上13件以上。

在AI及雲端應用領域方面,安圖斯也在2019年以更完整的產品線應戰。除了人工智慧開發平台ADP外,安圖斯亦推出能整合Win-NB及Chromebook的AI程式設計教育平台方案,及虛擬桌面系統VDI,要在今年加大於教育市場的業務推廣。

此外,包括本地訓練系統、邊緣推論系統及雲端運算系統等解決方案,也是安圖斯接下來要深化在政府機構及企業客戶業務布局的重點產品,力拚2019年營運能有更大幅度的增進。


不止要靠AI翻身,宏碁成立安圖斯ALTOS,目標打入全球500大超級電腦
人工智慧應用帶動大數據運算需求,宏碁2015年開始布局超級電腦(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市場,雖然第一年只拿下零星個案(2到3件),09-38826-852張r,但2016年增至8個案子,2017年更有聯發科等指標客戶,累積至11件,展望2018年,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毫不思考說:「還要再成長。」

宏碁這家成立40年的老牌電腦公司最新動態是,將旗下超級電腦團隊併入安圖斯科技(ALTOS)。安圖斯去年之前名稱是宏碁智醫,現已經更名,將專注HPC發展,這也顯示宏碁將超級電腦市場機會列為明星產業。安圖斯資本額4800萬元,董事長由宏碁董座陳俊聖兼任。

宏碁的AI布局中分為後台硬體及前台的應用,而安圖斯就屬於AI後台的HPC業務,陳俊聖也透露,安圖斯將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領域加速布局。

宏碁拿超級電腦專案,強化硬體優勢

安圖斯去年拿下的11個案子中,有不少來自台灣跟印度,3個在台灣的案子中包括聯發科技及2個國家實驗研究院超級電腦大案,而印度則包括國家生物科學中心(NCBS)、印度科學教育研究機構(IISER)等,另外還有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BNPB)及泰國電算中心標案。

宏碁近兩年轉型朝集團化發展,陸續將主體中具新創能量部門分割獨立,並鼓勵朝上市櫃邁進,今年才剛登錄興櫃的宏星技術StarVR,專注於高階商用VR頭盔發展,而做資料安全管理服務的安碁資訊(ACSI)也剛完成組織調整,計劃成為第二家上市櫃子公司,也因此,做超級電腦生意的安圖斯後續動向十分值得關注。

安圖斯成立後,隨即推出針對深度學習推論應用需要的高運算多節點高密度伺服器「Altos W2200h-W670h F4系列」,並在美國丹佛舉行的SC17 超級電腦大會中亮相。這款產品設計成2U機架,可容納四個運算節點,每運算節點能提供最高三個PCIex16插槽,也就是說,能夠最高支援3張NVIDIA T P4推理加速器或FPGA卡,每節點支援24個DIMM插槽,最高可以支援3TB的DDR4記憶體,可以做記憶體內資料分析。


公司簡介
安圖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安圖斯」) 於2017年創立,為全球頂尖的宏碁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安圖斯的營運模式是透過自有研發人員與ODM/IHV/ISV之間的合作,搭配伺服器、工作站、精簡型電腦 (thin client)、網路及儲存設備,提供最優化的整合解決方案。在速度為王的年代,安圖斯目前提供高效能運算(HPC)、虛擬桌面(VDI)、雲端運算設施、以及軟體定義儲存(SDS)等解決方案。安圖斯所服務的客戶包括了政府、學術單位、雲服務商、機房營運商、以及企業客戶。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52296721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安圖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Altos Computing Inc.)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106年11月29日 發文號1066073891變更名稱 (前名稱:宏碁智醫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Altos Computing Inc.
資本總額(元)3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83,730,00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8,373,000
代表人姓名侯知遠
公司所在地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88號6樓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105年09月20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1年09月08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CC01110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
F11305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F21303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零售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愷森能源- 攻儲能 力麗店母以子貴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攻儲能 力麗店母以子貴
力麗店(5364)轉投資子公司愷森能源積極拓展日本儲能,推動再生能源應用發展,目前愷森能源已取得日本當地7個儲能案場的建置許可,總容量達14MW,案場範圍涵蓋東京、九州至北海道等經濟核心區域,預計今年底前,埼玉縣的兩座2MW高壓儲能案場將完工並併網,為公司營運帶來貢獻。

愷森能源董事長何佳璟表示,公司能源應用事業以儲能系統為主,包括特斯拉家用儲能、也是台達電儲能設備代理商。後續又因表後儲能衍生出光電系統、充電樁等業務。海外能源事業方面,去年開始拓展日本市場,包含儲能和地面型案場開發。旗下還有創新能源事業,發展可撓式太陽能模組。

何佳璟表示,目前愷森能源已取得日本電力公司7個高壓儲能案場開發許可,另有30個以上的高壓案場正在逐步完成開發許可,未來將同步參與短期調整力市場、爭取輔助金及參與長期脫碳素市場,以靈活調度與多元交易機制提升市場競爭力。

愷森能源第一個日本儲能案場坐落埼玉縣,因埼玉鄰近東京,具備穩定供應都會區能源需求優勢,預計今年底前埼玉的2個儲能案場即能完工,並開始併網運營,成首批貢獻營收日本案場。

愷森去年營收約7700萬元,稅後純益2100萬元。主要營收來源是家用儲能事業、約占20%,另外80%則是EPC工程的營收。

此外,日本政府還規劃了長期脫碳素標案讓業者參與,目的為確保日本全國長期電力供給充足,因應半導體產業的全面發展,相較於短期調整力市場可靈活策略投標,長期脫碳素市場則提供20年的補助收入,讓參與者有穩定回報,也確保容量市場供電穩定性。愷森能源在長期脫碳素市場採取與日本商社合作開發,搶占先機,目前也已掌握2個取得政府輔助金的30MW案場,及數個開發中的脫碳素專案。

台灣方面,愷森在宜蘭有50MW案場建置容量,今年會上線。5MW屋頂型案場在桃園和高雄,大型地面型在中南部也有案場在開發當中。


愷森能源攜手美商寰宇太陽能 共同開發220MW地面型光電案場
力麗店(5364)轉投資子公司愷森能源宣布,與美國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公司GSSG Solar寰宇太陽能(GSSG Solar)共同投入台灣太陽光電案場的開發。本次合作代表愷森能源成為GSSG Solar在台灣最重要的戰略開發合作夥伴,雙方未來將攜手推動台灣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

雙方的合作將從愷森能源目前已掌握中南部地區案件,合計總開發裝置容量220MW的太陽光電案件啟動正式合作。整體合作計畫將依照申請進度,分階段陸續於2025年中取得施工許可後正式啟動建置工程;GSSG Solar預計整體專案將投入約新台幣120億元,由愷森能源負責開發整合及統包工程統籌。本次合作開發不僅將顯著提升國內再生能源綠電供應能力,更進一步減少對傳統發電模式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加速推動台灣的能源結構轉型。

愷森能源與GSSG Solar的合作開發過程中,雙方始終秉持堅持珍惜土地的原則,深入評估每一個案件的環境影響,確保在開發光電案場的同時,有效維護生態環境及土地資源,與當地民眾進行良好完善的溝通。GSSG Solar資深經理Eric Jan(ジャン ニェンジュ)表示:「很高興與力麗集團締結為合作夥伴,並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愷森能源同時強調:「我們致力於以負責任的態度進行土地開發,確保光電案場與環境共存共榮。我們尊重土地的價值,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力避免對環境的影響。」

力麗店子公司愷森能源本次與GSSG Solar的太陽光電案場開發合作,預期每年總計可發電2.8億度,可供應至少7萬戶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未來20年的累積發電量將超過56億度,也為再生能源供應做出可觀貢獻。


公司簡介
「滿度電力Mundus Power」是由愷森能源於2023年創立的品牌,為力麗店(5364)的轉投資子公司,專注於提供全方位的再生能源應用服務。我們服務內容涵蓋太陽光電、儲能設備、Tesla Powerwall、大型案場開發等;「滿度電力」憑藉專業的規劃營運與原廠認證的施工團隊,擁有豐富的實績經驗和卓越的客戶滿意度。我們致力於推動創新的潔淨能源產業發展,為家庭與企業提供兼具經濟和便利的能源服務,創造更美好的永續環境。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94196999   訂閱
登記現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愷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Mundus Smart Energy CO., LTD.) 國際貿易署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Mundus Smart Energy CO.,LTD.
資本總額(元)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399,100,00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39,910,000
代表人姓名何佳璟
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67號4樓之2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臺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112年10月31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4年01月16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E599010  配管工程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E601020  電器安裝業
F113110  電池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201010  一般投資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E701010  電信工程業
E701040  簡易電信設備安裝業
F113070  電信器材批發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213060  電信器材零售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I199990  其他顧問服務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401010  一般廣告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J399010  軟體出版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成運汽車製造- 全台首輛 成運自主馬達城際電巴亮相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全台首輛 成運自主馬達城際電巴亮相
成運汽車致力於電動巴士研發製造,助力城市邁向淨零,今(18)日在2025智慧城市展(南港展覽館2館1樓及4樓攤位),展出即將上路的長途城際電巴及自主開發的直驅馬達,並與台達電共同推廣「電動巴士x虛擬電廠」意象,進行概念性展示。身為電巴國家隊成員,成運展出自主開發的450kW電巴馬達,為今年最大亮點,提供行駛於長途爬坡路段的城際電巴充足的馬力,以及為市區電巴開發的350及380kW馬達。

成運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以搶進國際電巴供應鏈為目標。今年1月交付首都客運集團26部電動巴士,接著還有70部城際電巴將在年內交車,行駛於台北至基隆、三峽、林口等地共6至7條路線,成為政府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推手。成運電巴也行銷海外,3月底第一批30台電巴將運抵友邦巴拉圭,除了掌握後續商機,也將在地設廠,利用在地資源及借助南方共同市場的免稅優惠,初期以巴西為目標。

全台市區及長途巴士共16,800輛,遊覽車達2萬輛,運輸部門排碳量次於製造、能源及住商部門居第四。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針對交通部運輸部門推出自主減碳計畫,2030年公路客運電動化將達2,800輛,電動遊覽車達220輛,2035年增至285輛,進展緩慢,應加把勁。行政院核定7年、643億經費,交通部、經濟部及環境部自2020年起,針對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分3期推動旗艦行動計畫,2020至2022年先導期著重在技術發展,2023至2026年推廣期致力於技術成長,2027至2030年普及期邁入技術成熟,實現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

電巴業者在交通運輸減碳的角色吃重,成運在底盤、三電系統及車身座椅投入研發設計,二林科學園區的電巴新廠可進行KD件生產及整車組裝,目前推出12米、9米及7米車型,可行駛於市區及國道。


成運汽車打造電動城際巴士Q2上路,今年擬出貨200台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登場,成運汽車展出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製造之全台首輛電動城際巴士,並與台達電(2308)合作展出虛擬電廠意象。成運汽車宣布,電動城際巴士將在今年第二季投入營運,是全台第一個可以在高速公路運行的電動巴士,去年已有國內業者洽談中包括首都客運等,今年預計出貨200台。因應國際淨零排放趨勢,成運汽車自2015年起致力於電動巴士的自主研發與製造,預計今年第二季打造的電動城際巴士將正式上路,這款巴士將以高效能、高續航力及舒適性,成為台灣城際交通的重要選擇。

成運指出,透過電動城際巴士,成運汽車不僅可以達到減少碳排放的淨零目標,還將改善縣市之間的交通運輸。從市區公車到長途客運,從「點」擴展到「線」;未來,隨著成運汽車持續打造電動七米中巴,公共交通運輸可望滿足「點、線、面」,引領電動巴士完成最後一哩路,達到重要的公共運輸里程碑。

成運今年展示的最大亮點,為自主開發的450kW直驅馬達。這款最高規格的馬達專為長途爬坡路段的城際電動巴士設計,提供強大的動力與高效的能量轉換效率,確保即使在最具挑戰性的路段上,巴士也能平穩運行。

成運汽車結合綠能與公共運輸,致力於電動巴士的自主研發與製造,經歷多次專業認證與功能驗證,2021年成為台灣首家取得示範型資格的電動巴士廠商。統計至2024年底,已有398台成運的電動巴士行駛於全台;今年,成運汽車持續生產電動低地板與城際巴士,將陸續交付首都客運集團、欣欣客運、桃園客運等業者,屆時遍佈全台八縣市,成為政府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重要推手之一。

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鼓勵電業自由化,成運汽車與台達展開合作,希望善用電動巴士優勢,借重台達能源管理強項,提出涵蓋DeltaGrid能源管理系統、電動車充電設備等完整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結合電動巴士與虛擬電廠,共同展現電網韌性的重要性。此次,特別透過「電動巴士x虛擬電廠」之意象,在智慧城市展進行概念性展示,期盼兼具淨零排放與供電穩定,打造未來穩健的電力市場。


成運汽車電巴外銷巴拉圭 「經濟外交」典範
政府與企業攜手拼「經濟外交」,電動巴士大廠成運汽車立下典範, 董事長吳定發表示,成運研發設計製造的快充型電動巴士,首批 30台外銷友邦巴拉圭,12月7日順利在台北港上船出口,創下 DMIT電巴外銷首例。

巴國政府為改善大眾運輸品質,推動「電動巴士先導計畫」,規劃採購30輛電巴,邀請我國優良廠商參與,盼取得最優惠價格及高品質與服務,進而推廣至全國各地。成運汽車多次派員赴巴國投資考察商機,巴國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今年 5月率團訪台,工商部長西梅內斯(Fancisco Javier Gimenez)隨行並簽署「電巴產業合作備忘錄」,規劃導入成運最新且安全的快充型電巴,行駛於首都亞松森,並且引進智慧交通系統,打造優質大眾運輸系統,成為台灣隊打進國際盃的最佳見證。

政府因應運具電動化的全球趨勢,透過補貼客運公司及輔導電巴製造業者國產化,邁向2030年市區公車100%電動化。成運高度肯定政府的用心,經多年努力躍為電巴國家隊之首,為政策落地提供最大的助力。至2024年底共有400多台上路,遍布全台,並且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訂出全面進軍中南美洲的中長期計畫。

政府跨部會合作拼「經濟外交」,需要企業來落實,吳定發表示,成運汽車一馬當先、義不容辭,將在台巴智慧科技園區設廠的唯一台資企業,在地組裝,掌握 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各成員國的廣大商機,並且創造台灣企業協助友邦政府、人民互利共榮的典範。在巴國台灣大使館協助下,下 (1)月將完成租地簽約及動工,預定 114年底完工,成為插旗中南美洲的跳板。


公司簡介
成運使用的是最安全的電池之一鋰鈦氧(LTO)電池,電池壽命長、安全性高,在 3C 充放電速度下,能有 2 萬次循環壽命的表現,在妥善維運下,動力電池可使 用 10 年到 12 年,退役後做儲能電池可再用 10 年以上,大幅減少了電池廢棄物 的問題。 成運選用快充系統作為都會區最適解決方案,SOC 快速充電 20~80% 僅需 15 分 鐘,對現有電網衝擊最小,且每日續航里程不受限制;透過一樁多車的方式, 不用改變現有停車場規劃,降低建置成本,符合安全、智慧、永續三大原則。 成運採用台灣供應鏈,包括市區巴士及國道城際巴士等各式車型皆堅持台灣自 主設計製造(DMIT),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自主研發製造中央直驅馬達,對標 全球頂尖規格,在提供高舒適性與穩定性的同時,更確保行車安全。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80320315   訂閱
登記現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成運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MASTER TRANSPORTATION BUS MANUFACTURING LTD.) 國際貿易署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3,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869,661,18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86,966,118
代表人姓名吳定發
公司所在地屏東縣新園鄉新園村媽祖路385號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核准設立日期092年04月24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3年10月11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CD01030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114010  汽車批發業
F114030  汽、機車零件配備批發業
F214010  汽車零售業
F214030  汽、機車零件配備零售業
JA01010  汽車修理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F114080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批發業
F214080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零售業

鈦隼生物科技 - 明基醫攜手鈦隼 攻陸手術機器人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明基醫攜手鈦隼 攻陸手術機器人
明基醫(4116)與鈦隼生技昨(19)日宣布策略合作。明基醫為中國大陸手術檯領導品牌,透過累積多年的海外資源及通路優勢,結合鈦隼的創新技術,共同推進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於中國大陸的醫療器械註冊、生產及商業化進程,加速機器人NaoTrac進入中國大陸醫療市場,助力神經外科手術精準化與智慧化發展。

明基醫總經理管新寶表示,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持續發展,智慧醫療已成為全球醫療產業的重要趨勢。此次合作是明基醫整合手術機器人,擴大智慧手術室應用的關鍵一步。明基醫與鈦隼未來將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智慧醫療設備的普及應用。


鈦隼 腦部手術 機器人當助手 攻智慧醫療
經濟日報每周日推出「隱形冠軍」系列報導,介紹台灣成功中小企業的發展故事,這些企業大家未必熟悉,但他們正在譜寫一頁傳奇,或許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在全球發光發亮的台積電。

腦部手術相當複雜,醫生開刀就像是在走「電流急急棒」,面對腦部手術需要醫生開刀定位精準,醫師也必須累積一定開刀經驗,並耗費相當大體力,鈦隼生物科技研發出「NaoTrac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目標就是解決這些痛點。

鈦隼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階曉說,鈦隼的願景,就是透過機器手臂及導航技術,讓外科醫師得以改善精準度、標準化手術流程並減少學習曲線。

鈦隼創立於2015年,至今成立僅四年,但表現不凡,今年3月才獲科技部選出「台灣十家最酷科技新創」,又獲得2019台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銀獎,成為國內生技界備受注目的新星之一。鈦隼目前員工人數約20人,年輕的研究團隊讓台灣新創公司持續站在國際舞台上發光,陳階曉表示,10月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2019年神經外科醫學會,也將展出NaoTrac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與臨床試驗結果報告,這也是鈦隼第一次於海外正式亮相。

NaoTrac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可說是腦部手術的「自動導航式」機器人,結合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研發出有別於達文西機器人的「遙控式」機器人。由腦科醫師先規劃好手術路徑後,在醫師監控下,由機器人完成器械的置入。

鈦隼設計的產品為手術中即時且精準的導引定位系統,幫助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獲取即時變化,並且搭配自動化機械手臂與智慧影像平台,精準且有效、安全的進行腦部外科手術,並降低手術出血與神經傷害風險。

2018年11月,鈦隼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研發及醫療團隊,共同進行「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啟動儀式」,完成全球首例腦部導航機器人手術。此次的FIH(First in Human)手術,更證明台灣的醫療及醫材研發水準,有能力開發手術用導航機器人這類全世界最新進的醫材。

陳階曉表示,腦部手術導航系統目前最大的困難,仍在於精準度,以及如何將病人的腦部影像與實際的腦部結構,以影像軟體做完美的連結。對此,不同於其他導航系統採用紅外線立體定位,鈦隼不僅運用機器視覺技術,更自行打造能將病患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與機器視覺整合的軟體程式,可說是軟硬體系統整合,包含軟體的AI與演算法並與機器手臂完美結合。

陳階曉進一步說明,鈦隼的自動化與整合AI智慧影像辨識技術,擁有三大優勢,第一,由於自動定位的技術,讓醫師可以大幅縮短術前模擬、術中執刀、病患術後復原的時間;第二,不僅能在術中可用,money826852在術前也能夠提供醫師教學與練習之用,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錯誤機率以及降低學習曲線;第三,六軸的機器手臂控制精準度為2mm以內,提高腦部等精細手術的完成度。

智慧醫療成為國際大廠切入重點,紛紛祭出重金併購,近年來包括2013年Stryker以13億美金併購Mako 膝關節機器人、2017年Zimmer以2.1億美金併購Rosa脊椎手術機器人、2018年Metronic以17億美金併購Mazor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今年J&J更以34億美金高價併購Auris Health支氣管鏡機器人,凸顯鈦隼開發出外科手術用的「自動導航系統」,此產品正在全球科技業的浪潮上。

陳階曉表示,國際大型設備醫療器材廠商已與鈦隼有初步接觸 ,在美國舊金山的神經外科醫學會之後,與國際大廠將有更多合作機會。

鈦隼的導航系統除了系統主機外,尚有每次手術所需要的耗材,營收來源將不只一次性的機器,還包含後續的耗材與服務。目前規劃於2020年取得認證之後,將以自有品牌方式行銷腦部手術導航系統,會與市場較大的通路商合作,預計歐洲、東南亞先行,再推廣至美國與中國大陸,鈦隼目前正進行歐洲醫療器材的認證,預估最快半年可順利完成。


鈦隼生物科技 屢獲新創獎
鈦隼生物科技於今年三月榮獲「台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後,又獲得2019台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銀獎。已成為國內生技界備受注目的新星之一。同時也有機會獲國際級醫療大廠的合作青睞。

鈦隼生物科技的執行長Jerry陳階曉表示,該公司創立於2015年,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研發腦部手術導航系統,為STB、SiiC、國研院、工研院共同育成對象。在臨床的需求下,鈦隼生物科技設計的產品為術中即時且準確的導引定位系統,幫助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獲取即時變化,並且搭配自動化機械手臂與智慧影像平台,精準,有效且安全的進行腦部外科手術,並降低手術出血與神經傷害風險。鈦隼生物科技期許成為外科手術的「特斯拉」,開發出外科手術用的「自動導航系統」。

工業4.0全球如火如荼的發展,而全球醫療機器人的開發應用更是國際發展趨勢,國際大廠也以併購策略以高額的併購金,結盟科技醫療新創公司,以近幾年包括2013年Stryker以13億美金併購Mako 膝關節機器人,2017年Zimmer以2.1億美金併購Rosa脊椎手術機器人,2018年 Metronic以17億美金併購Mazor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今年J&J更以34億美金高價併購 Auris Health 支氣管鏡機器人。更是顯現了鈦隼生物科技開發出外科手術用的「自動導航系統」全球商機無限。

執行長Jerry陳階曉提及,鈦隼生物科技是年輕有活力的新創公司,2017年一月生技產業創新推動執行中心的揭牌,公司更獲科技部指定為代表公司讓副總統體驗。足見公司作為國內少數手術機器人開發的公司,其創新與前瞻性備受肯定。鈦隼更獲派為台灣代表參與美國TechCrunch的發表以及獲得第14屆國家新創獎-初創企業獎的殊榮。2018年十一月完成全球首例腦部導航機器人手術,不但為全球智慧醫療樹立重要里程碑,money826852更帶領台灣研發製造最先進手術用機器人醫材。2019年三月榮獲「台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科技部從2018年起從2,000家新創團隊名單中進行「台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選拔,很榮幸鈦隼生物科技獲選為台灣高階醫材界的模範公司之一。今年7月再度獲得2019台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銀獎。

去年11月鈦隼生物科技執行長陳階曉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研發及醫療團隊,共同進行「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啟動儀式」,完成全球首例腦部導航機器人手術。該次的FIH(First in Human)手術,更證明台灣的醫療及醫材研發水準,有能力開發「手術用導航機器人」這類型全世界最新進的醫材。


公司簡介
鈦隼生物科技創立於2015年,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研發腦部手術導航系統,為STB、SiiC、國研院、工研院共同育成對象。

在臨床的需求下,鈦隼生物科技設計的產品為術中即時且準確的導引定位系統,幫助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獲取即時變化,並且搭配自動化機械手臂與智慧影像平台,精準,有效且安全的進行腦部外科手術,並降低手術出血與神經傷害風險。

我們期許成為外科手術的『特斯拉』,開發出外科手術用的『自動導航系統』。 鈦隼生物科技是年輕有活力的新創公司。雖然年輕,但是創辦人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產業經驗,更有國發基金與國內知名創投的支持。是國內生技界備受注目的新星之一。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42629340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股權狀況僑外資
公司名稱鈦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BRAIN NAVI BIOTECHNOLOGY CO., LTD.)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1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100,000,000
代表人姓名陳階曉
公司所在地新竹科學園區新竹縣竹北市生醫路二段2號3樓R310室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104年08月06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07年09月04日
所營事業資料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限區外經營)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限區外經營)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限區外經營)
  研究、設計、開發、試製及銷售:
  腦部手術醫療器材開發

邁萃斯精密 - 上銀旗下邁萃斯奪日大單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上銀旗下邁萃斯奪日大單
上銀集團(2049)昨(19)日表示,旗下專業生產各式齒輪製造刀具與齒輪磨床的邁萃斯,在剛落幕的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中,展出大型齒輪磨床GVP-8040+,並成功獲得日本產業領導大廠訂單,後續仍有不少訂單正積極洽談中。

上銀董事長、也是邁萃斯董事長卓文恒表示,這項交易開啟台灣工具機產業外銷日本市場,單一台訂單達1億日圓(約新台幣2,200萬元)以上,刷新台灣在高精度特殊工具機領域的新記錄,極為不易。

卓文恒指出,GVP-8040+為一款專為工程機械、建築機械、風力發電、礦業與起重機產業設計的大型齒輪磨床,適用於少量多樣且大型的齒輪加工。

據了解,全球受地緣政治影響,戰後重建需求提升,帶動相關產業設備需求激增,使得該機型近年來銷售表現亮眼,主要銷往歐洲、澳洲與日本。


台商回台、根留台灣 添新血
投資台灣事務所26日召開審查會議,會中通過桂盟企業、攸泰科技 兩家台商回台投資,共投資超過13億元,這也是農曆春節過後,首次 通過的台商回台案件。另本周根留台灣也通過統亞電子、邁萃斯精密 投資台灣,二家總計投資35億元。總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帶動365 家企業投資約8,794億元,預估創造7.28萬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 有94家企業排隊待審。

  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受貿易衝突影響,自行車供應鏈上下游台商 陸續返台投資設廠,全球最大自行車鏈條廠桂盟企業,為配合短鏈供 應零組件,決擴大台灣產能,斥資8億元在台南新化廠增設智慧化產 線,加強精密模具及特殊表處理核心技術開發,招募30位本國人才, 運用多地彈性製造策略降低衝擊。

  另大眾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大廠攸泰科技,鎖定高效能、低功耗、能 有效抗禦嚴苛環境的特殊需求,為軍警、船舶、倉儲、車隊管理等領 域推出一系列高強度可攜式電腦。

  攸泰科技規劃投資5億元強化現有中和廠產能,從擴建廠房、新增 產線、導入智能製造系統多管齊下來因應營運調度需求,以降低貿易 戰高關稅衝擊,可創造183個本國工作機會。

  另外根留台灣方面,本周通過統亞電子、邁萃斯精密兩家企業投資 案,總共投資35億元。

  投資台灣事務所說,深耕台灣汽機車零件製造超過30年的統亞電子 ,將投入逾5億元在台南市和順工業區建置智慧化新廠,導入先進製 程設備,加速產品研發與量產速度,未來將積極開發汽機車數位電子 碼錶、儀錶類、燈具與機車智慧聯網型儀表等新式產品,運用大數據 提供各種創新服務。

  另上銀集團成員邁萃斯精密,受限於現有竹北廠房空間狹隘,難以 全面導入自動化設備,為了永續發展,將斥資逾30億元在新竹鳳山工 業區建新廠、導入智慧自動化設備,並於現有竹科一廠、二廠現有空 間擴增研發及智慧化產線,帶來250名本國就業機會。


邁萃斯之質量競爭力 宋賢德:將藉產品模組化來提昇產量與品質
相較於近年來德、美系齒輪加工機大廠推出整合量測系統或Turnkey解決方案,邁萃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萃斯)不僅是台灣少數擁有從CNC控制器、軟體到傳動元件等自製能力的廠商,在總經理宋賢德上任後,更強化了利用量產五軸加工機,掌握高階應用技術及品牌全球行銷優勢。(註)

邁萃斯成立於1994年,以齒輪傳動與精密機械為核心技術,從建立數學模式開始,漸次發展出自有特色的設計軟體及研發關鍵製程所需的工具機;2015年4月邁萃斯加入上銀HIWIN集團,享有HIWIN集團自製零組件成本較低、全球布建完整行銷通路之優勢;2018年並與英國知名百年螺紋磨床大廠Matrix協同設計研發,結合Matrix的豐富研發及生產經驗,與邁萃斯的精密製程與創新能力,提供客戶優質的專業服務,共創三贏,邁萃斯並自我期許成為全球高附加價值工具機的領導者。

最近一段時間雖受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等反全球化趨勢之影響,但邁萃斯受惠於上銀HIWIN集團全球分散布局,得以避免直接遭受國際匯率或關稅衝擊。另宋賢德經常赴中國大陸考察,發現市場仍舊熱絡,惟大陸磨削工具機業者更藉政府扶植或豐沛資金併購外商而快速崛起,讓歐美大廠深感威脅,但對於邁萃斯不失為另一波升級契機。

部份歐美大廠已探詢與邁萃斯及Matrix合作的機會,期待利用前者在中大型機種優勢,再結合後者擅長的小型機種共同行銷,宋賢德則對此樂觀其成,但更強調首要重點仍以強化內部加工技術實力與工藝為主,因機械設備的硬體架構其實大同小異,製造廠商真正能突顯優勢的,還是針對軟體及專利,以及掌握獨特材料、工法,才能避免遭競爭對手逆向工程破解技術。

宋賢德進一步表示,因應當前產業景氣快速變動,企業生存之道還是要讓自己跑得夠快,才不會被後進者追上!邁萃斯在今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期間,便率先發表相同架構、僅透過軟體變更就能產生各式加工功能的全系列工具機,性價比極高,是邁萃斯與國際大廠競爭的利器。

今年TIMTOS展出 2款新機型的人機介面(HMI)皆採取圖形化易於視別與操作的概念,將較為高階、複雜的齒輪加工及量測方法簡化,只要使用者輸入相關參數及刀具,即可產生基本造型,再經數學式導引加工,而非透過傳統CAD/CAM設計製造軟體,因此可跨足電動車創新應用領域,或有利於進軍東南亞及印度等新興市場等。

例如現今工具機關鍵零組件之一的傘/戟齒輪加工應用,技術門檻高且競爭者少。宋賢德表示,其係利用本身45~90°錐角設計,以轉變機械傳動元件的水平與垂直出力方向;即使未來電動車也需要藉此來改變馬達出力方向驅動車輪, 所以會要求齒輪面與面接觸的精度及表面光滑度夠高以免出現異音。宋賢德表示:「雖然現今國內外加工傘/戟齒輪的製程工法大同小異,但邁萃斯的優勢在於能讓使用者以最低成本,取得高品質的加工設備。」

邁萃斯改採泛用五軸機策略 翻轉傘齒輪加工優勢 

邁萃斯不僅於日本國際工具機展(JIMTOF)發表可經過一般泛用五軸機種來取代傳統專用機加工傘齒輪的概念而聲名大噪,甚至讓國外大廠為此在2017年提前推出新產品以與邁萃斯競爭,讓歐美大廠紛紛感受到台灣製造令人驚艷的軟硬體實力。

傘齒輪設計搭配加工演算法、數學式則是其中關鍵,宋賢德利用自己從量產泛用五軸機出身的背景,將帶領邁萃斯快速突破轉型。宋賢德表示:「這方面也要歸功於邁萃斯前任總經理時代,便已奠定相關計算式軟體與硬體基礎,僅缺乏取得泛用五軸加工機門路。」

宋賢德表示,原先邁萃斯與歐美大廠相同,都是從齒輪加工專用機角度出發,其成本居高不下,也難以取得關鍵零組件。直到改為開發泛用五軸機種後,以整合泛/專用機架構的技術優勢、量大而降低成本,並搭配Matrix品牌優勢,打造台灣工具機產業少見的成功商業模式。

掌握工具機產業升級契機 藉MATRIX品牌優勢提升價值

宋賢德強調:「即使再便宜的工具機產品都要通過市場長期驗證,客戶也可能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寧願直接採購歐美大廠高價成熟機種。因此邁萃斯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跟上國外百年品牌的認同度,也證明台灣的工具機不應該只是低價產品,而可真正提昇台灣工具機的高附加價值。」


公司簡介
邁萃斯成立於1994年,以齒輪傳動與精密機械為核心技術,從建立數學模式開始,漸次發展出自有特色的設計軟體及研發關鍵製程所需的工具機;2015年4月邁萃斯加入上銀HIWIN集團,享有HIWIN集團自製零組件成本較低、及全球布建完整行銷通路之優勢。

2018年與英國知名百年螺纹磨床大廠Matrix協同設計研發,結合Matrix的豐富研發及生產經驗,與邁萃斯的精密製程與創新能力,提供客戶優質的專業服務,共創三贏,邁萃斯並自我期許成為全球高附加價值工具機的領導者。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84149202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邁萃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MATRIX PRECISION CO., LTD.)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108年07月12日 發文號1080019847變更名稱 (前名稱: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MATRIX PRECISION CO., LTD.
資本總額(元)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305,249,950
代表人姓名卓永財
公司所在地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市力行一路1-9號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083年05月02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08年12月24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CQ01010  模具製造業
CB01990  其他機械製造業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一)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銷售下列產品:
  1.精密齒輪刀具。
  2.CNC精密齒輪加工、測試等相關設備。
  3.車銑複合工具機用動力刀座。
  4.精密齒輪計量泵。
  5.精密流體泵測試等相關設備。
  (二)前項產品及齒輪加工設備之進出口及代理銷售業務

尚寧生物科技- 尚寧生技 CDMO細胞廠啟用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尚寧生技 CDMO細胞廠啟用 尚寧生物科技日前於新竹生醫園區舉行600坪高規格CDMO細胞廠開幕典禮,董事長林興瑞攜手經濟部長郭智輝、前國防部長馮世寬、童綜合醫院院長童敏哲等政商及生技專家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