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和潤電能- 和潤電能衝刺儲能商機 參與全國最大智慧儲能案場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和潤電能衝刺儲能商機 參與全國最大170MW智慧儲能案場
全台最大單一儲能案場即將誕生!和潤電能今(13)日參與「高雄鳳山區牛潮埔170MW智慧儲能案場」合資簽約儀式,以第二大股東正式加入由北基國際(8927)三地能源、鴻海集團(2317)利億國際投資、遠雄集團(5522)遠雄人壽所組成之最強儲能戰隊,在高雄鳳山區推出具國際水準之大型儲能電廠,同時是全國最大單一儲能案場,也是第一件成功籌組的170MW輸電級儲能案。當日在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和潤電能董事長劉源森、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及各大企業代表等見證下簽署合作協定。

和潤電能董事長劉源森表示,和潤電能自去年5月開業以來,積極擴展再生能源事業版圖,但再生能源卻有間歇性、時間性與波動性等限制,隨著再生能源的佔比愈來愈高,未來儲能案場的角色勢必更加吃重。本次投資高雄170MW案場為公司首場儲能合資案,投資規模更是創下自身儲能投資新紀錄。案場自明年第一季起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提供調頻備轉服務,除對母公司和潤企業、和潤電能有長期穩定的獲利貢獻之外,更為台灣能源轉型盡一份心力。

本座智慧儲能系統位於高雄鳳山區牛潮埔,擁有170MW/318MWh裝置容量,採用國際級儲能櫃完整系統,並通過業界最嚴格的UL9540儲能系統安全性現地認證,消防安全方面,依據國內最新法規,符合各項消防規定、維持安全距離等,期望透過對儲能設備、消防及場域的嚴格把關,在確保安全無虞下發展儲能業務。

因應淨零碳排的趨勢,國內外皆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發展,伴隨著而來的電網穩定及電力調度問題,儲能系統的調控將會是問題的解方,也將會是一門商機,而和潤電能是一創能、儲能、用能之整合服務專家,提供全方位能源服務,協助大眾、法人更容易走向永續生活圈。


和潤拚電能 3年內業績爆發
和潤去年業績衝高,今年進一步積極衝刺多元新事業,董座劉源森表示,旗下四大營運事業體有機會拚出兩位數成長,尤其主要子公司和勁、和潤的電能在起飛期,和潤電能今年有新投資計畫,瞄準能源發展商機,已成立和潤電力公司,未來把電回賣給台電和其他企業,預計電能事業三年內將有爆發性成長。

和潤總經理林彥良補充,和潤電能雖然尚未獲利,但至去年累積簽約容量已突破100MW,今年初參與三地能源建置高雄鳳山區170MW全國最大單一儲能案場,投資規模創下自身儲能投資紀錄。目前和潤電能各投資案進行中,預計2025年起有較明顯的業績挹注。此外,和潤整合母公司和泰集團綠能資源,跨足智慧型充電服務市場,於2月合資成立充壩技術服務公司,多元布局創能、充能、儲能事業,全力衝刺今年達200MW新目標。除和潤電能今年衝刺全年200MW新目標,去年和勁Hino市占穩定增加至55%,重車、企金承作金額首度突破123億元,且已獲利,今年承做金額將繼續成長至少3成,力拚業績雙位數成長。

至於大陸轉投資事業的和運國際,林彥良表示,去年承做金額達61.8億人民幣,目前和運每年穩定貢獻獲利約10億元,於大陸地區將持續擴展據點,搶占能源車商機、拓展太陽能光電產品。

和潤去年營收227.87億元,年增26.89%,前三季稅後純益26.96億元,年增20.73%,每股純益5.24元,法人估去年每股純益約6.9元,營收獲利皆創新高。展望今年,目前通膨居高不下,仍有持續升息之可能,以及地緣政治不穩等因素,但劉源森也定下目標,今年營收繼續成長20%,雖升息及資本支出將壓抑獲利,但設定目標仍要較去年成長5%至10%。


和潤:看準充電商機,旗下和潤電能續拓佈局
資產租賃業者和潤(6592)總經理林彥良(附圖)指出,適逢國內正處電動車發展的良好時機,未來三至五年將是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充電樁的佈建更是重要的助力。和潤和士電(1503)、起而行三方合作成立的充電站營運服務商「充壩」,就是和潤旗下和潤電能在綠能佈局的最新成果,未來更將結合母公司和泰車(2207)集團的電動車通路與安裝需求,持續擴大在綠能領域的佈局與耕耘。

由和泰車與和潤、士電、起而行三方合作的「充壩」公司在昨(2/14)日正式亮相,林彥良說明,投資具備電動車充電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能力的充壩技術服務公司,未來將可快速垂直整合充電樁供應鏈生態,積極發展充電樁事業,同時也將支援各種與車主生活相關場域的充電樁佈建,從百貨公司、公共停車場、乃至於社區,塑造電動車生態圈,提供全品牌車主更佳的充電服務及體驗。

和潤電能是和潤旗下專營綠能相關事業的子公司,在政府規劃2050淨零碳排趨勢下,不僅電動車需求持續爆發、充電樁數量快速飛長,和潤電能也看準商機,透過充壩公司正式跨足智慧型充電服務市場。

林彥良表示,和潤電能作為和泰集團的綠能佈局先鋒,未來也將整合和泰車集團旗下的資源,包括TOYOTA、LEXUS經銷商營業據點、競拍場、短租據點及停車場等,結合充壩技術服務公司軟硬體技術,評估成立充電自有品牌,投入充電服務營運商(Mobility Service Provider,MSP)事業。

士電總經理謝漢章也表示,台灣電動車佔整體車市的比重仍低,儘管目前電動車充電站營運商競爭者眾,不過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借重和泰車與和潤集團在國內車市的領先地位,未來充壩可望「後發先至」,在強勁成長的綠能應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根據和潤提供資料,充壩技術服務公司實收資本額新台幣1.2億元,其中和潤電能持股比重30%、起而行綠能40%、士林電機20%、和泰車10%,經營業務包括充電管理系統、充電樁安裝規劃及施工、定保檢修等服務項目,在未來也規劃將充電樁輸出海外,帶動台灣充電產業打國際盃。

和潤電能是在2022年5月正式於和潤旗下分割獨立,以全方位綠能服務為發展策略,業務範疇包括創能、儲能、用能、綠能融資等,積極發展綠色能源服務,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對環境有益的智能解決方案。和潤電能的創能業務目前持有太陽能光電案場數已達79場,包括傳統陸上型與漁電共生等案場;儲能業務則透過投資儲能系統,積極參與台電調頻備轉服務(AFC),創造新的利基。

就和潤近期營運狀況來看,今年1月營收為21.39億元,年增19.6%,創下歷史次高。隨著放款動能持續成長,截至2022年12月底,和潤合併總資產已飛越2,550億創歷史新高水位。以和潤今年1月營收比重來看,佔比前三高分別為利息收入60%、營業租賃收入22%、融資租賃收入11%。

展望今年後續營運,和潤表示,台灣新車市場銷量車商上看45萬台,較去年43萬台有近5%成長,在新車供應量可望增長、晶片荒問題緩解,以及多款新車上市推動之下,樂觀看待今年汽車分期市場動能。


公司簡介
和潤電能為和泰集團關係企業,母公司和潤企業有鑑於ESG(環境永續、社會參與、公司治理)已漸漸內化成為公司DNA,2022年2月,和潤企業出資80%與和泰汽車、和裕投資共同成立和潤電能,致力於投資、經營太陽能電廠,並跨足充電站、儲能事業,創造綠色新能源,建構永續金融生態圈。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90670753   訂閱
公司狀況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和潤電能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HE JUN ENERGY CO., LTD.)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HE JUN ENERGY CO., LTD.
資本總額(元)1,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1,000,000,000
每股金額(元)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100,000,000
代表人姓名劉源森
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605號10樓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經濟部商業司
核准設立日期111年02月22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111年07月05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D101050  汽電共生業
D101060  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業
D401010  熱能供應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E601020  電器安裝業
E603040  消防安全設備安裝工程業
E603050  自動控制設備工程業
E604010  機械安裝業
E605010  電腦設備安裝業
E606010  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
EZ05010  儀器、儀表安裝工程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113020  電器批發業
F11305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F113100  污染防治設備批發業
F114010  汽車批發業
F114020  機車批發業
F114030  汽、機車零件配備批發業
F213010  電器零售業
F21303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零售業
F213080  機械器具零售業
F213100  污染防治設備零售業
F214010  汽車零售業
F214020  機車零售業
F214030  汽、機車零件配備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Z02010  金融機構金錢債權收買業務
HZ02020  辦理金融機構金錢債權之評價或拍賣業務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J101010  建築物清潔服務業
J303010  雜誌(期刊)出版業
JE01010  租賃業
JZ99050  仲介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奈視科技- 關鍵X光技術 突破量測瓶頸

未上市股票撮合服務,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關鍵X光技術 突破量測瓶頸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I)需求熱絡,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根據工研院IEKCQM預估,今年半導體產值可望首次突破5兆元大關,達5兆1,134億元,年成長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