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界潔能 研發人造太陽 核融合發電 掀能源革命
號稱能掀起能源革命的「人造太陽」核融合能源,近年來在先進大國屢屢傳出開發新進度。但多數人並不知道,自明年開始,台灣 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邁向核融合技術商業化的國家。由台美兩地專家共同成立的聚界潔能國際(Alpha Ring International)公司,最快2027年有望以其開發的桌上型核融合系統,讓核融合能源深入社區、走入家庭。
號稱可改寫能源革命的「人造太陽」核融合技術,近年來除了在歐美及中國大陸屢屢傳出新進度,但是多數人並不知道,台灣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將核融合發電產業化的國家。由台美兩地華人科學家共同創立的美國聚界潔能公司,最快2027年就能以其超小型核融合系統,讓核融合能源走入家庭,進入社區。
聚界潔能國際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與Moore Capital共同投資的潔淨能源技術公司,目前共有三座實驗室,分別位於美國加州Monterey、Cardena以及台灣的內湖科學園區,公司是由創辦人黃耀輝、及中研院院士李羅權共同主持研發工作,美國團隊專注於前沿技術研發,台灣團隊專注系統精進及商業化技術平台的發展。
台灣聚界潔能公司為美國聚界潔能國際的亞洲營運據點,掌管亞太地區的技術授權及業務拓展,扮演全球商轉工程技術服務中心,未來更籌劃及管理在台灣成立「核融合能源科學園區」,連結產官學研聚落資源,成為全球發展新一代核融合能源產業的基地。
聚界潔能國際公司最大股東、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表示,面對未來新能源發展大趨勢,台灣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現在國內談的綠色能源,不論是風能、太陽能,或是業界提出的SMR(Small Modular Reactor,小型核分裂反應爐)都無法根本解決能源困境。
台灣聚界潔能公司董事長蔡清彥說明,台灣目前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在1980年代也曾經是半導體界的新創事業。但是,到了現在,不論軟體或是生技產業,可惜都尚未能創造出國際級的新創事業。他指出,隨著氣候變遷、二氧化碳排放被限制,當前的風能及太陽能發電不論是成本、效能或對環境的影響,對台灣的綠能發展都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這也是他自工研院董事長退休多年後,仍願意參與核融合能源開發的初衷。
台灣聚界潔能副董事長朱永光表示,公司研發的新一代FusioNow是新一代的核融合技術,相較於傳統高溫強磁場的核融合技術,聚界潔能採用Electron Catalyzed(電子催化)方式產生電位差加速核融合反應。
去年8月,台美兩地的聚界潔能實驗室經過多年努力,在實驗室裡成功讓其核融合系統達到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增益比Q值大於1)的成果,這項成果堪稱全球首創。從去年至今,聚界潔能研發團隊反覆驗證,已可多次且長時間在實驗室做到Q值大於1的成果。
相較於法國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鎖定Q值大於10的目標,聚界潔能目前的成果看起來似乎剛剛起步,不過,朱永光強調,ITER所發展的Tokamak超大型反應爐,造價超過百億美元,且面積大如美式足球場,但是ITER目前仍在興建中,即使依照進度2035年啟動核融合運轉,能否達到Q值大於1?目前仍是未知數。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曾參觀過台灣聚界潔能公司,他建議「不需要等到要取代電廠的規模才開始商業化」,聚界潔能也決定,等到今年年底完成概念驗證後,就要真正啟動核融合系統商業化目標。
朱永光說,未來聚界潔能開發的桌上型核融合系統,初期目標是2025年所有設備Q值都能大於1,且能夠連續超過24小時運轉都不減低效率,輸出電力只需達到1KW至10KW,估計2027年將可做為家庭、公共場所的熱爐設備。
等到聚界潔能的核融合能源系統能達到Q值大於3的水準,輸出電力達10KW至50MW,將可裝置在各種電動車、船隻、工廠、辦公大樓和資料中心使用;更大型機種輸出電力達50MW至10GW,才會成為電力公司的發電主機。
依照劉宇環與聚界潔能台灣團隊的構想,當初將美國聚界潔能的資源帶到台灣,目標之一是打造台灣成為核融合能源系統產業供應鏈,因此,在聚界潔能公司的規劃中,也希望爭取在台灣成立「核融合能源科學園區」,目前已初步在南部探詢取得土地的可能性。
放桌上就能發電!華人團隊Alpha Ring研發「人造太陽」,正打造下一個台積電?
獨家掌握消息,由台灣人與海外華人組成的團隊Alpha Ring(首環國際),研發出一個足以帶來能源革命的新裝置:造價只需數千美元、還能放在桌上!由於技術超車全球業界,Alpha Ring可能一夕顛覆全球10兆美元能源市場,但它們的核心技術「核融合」,究竟是什麼新科技?
其實,號稱「人造太陽」的核融合能源,早已是全球各國海撒預算投入的能源創新,因為它不是傳統核能發電、無污染,只是造價昂貴仍在實驗。不過,許多業界人士卻看好它有潛力成為能源界的台積電,為什麼?
「核融合」是什麼?竟能輕鬆發電、無輻射汙染
回答上述大哉問之前,我們必須先問一個問題:「核融合」是什麼?
簡單來說,我們人類每天都在享受的太陽,它的發光和能量來源,是靠「氫」和「氦」反應燃燒,核融合正是採用了一樣的能量產生原理。
它和傳統的核能發電大不同,目前核能發電是靠鈾元素的分裂來產生能量,會有輻射廢棄物;核融合則相對安全,為什麼?根據科技部網站「科技大觀園」的核融合介紹資訊,核融合反應後的放射線,比現在所謂的核電相對低很多,所以不會有廢料放射性的安全問題。
到底核融合怎麼產生能量?簡單說,是透過兩種氫的同位素、氘(讀音同「刀」)與氚(讀音同「川」)的結合來完成,這些從尋常的海水和岩石中就能提煉出來。而一座可以發出1500百萬瓦特核融合能量的發電廠,一天大約只需要消耗600g的氚和400g的氘,發電效率非常高。
只是要讓核融合成功,需要極高溫的環境來克服所謂的「庫侖障壁」(Coulomb Barrier),也就是得突破那阻止原子核融合在一起的靜電牆。
放桌上就能發電!這個新能源裝置只要數千美元?
目前各國多是設計出非常巨大的反應爐,才能成功創造那樣的環境。像是BBC曾報導、中國科學院在安徽合肥的核融合裝置,大小約三層樓高,還需要許多專家來操作,每天光一開啟,就要花15萬美元。
另外,目前由歐盟、日、美、韓、俄與中國等七個國家合作,位在法國所建的世上最大核融合反應爐(ITER),光建置成本就花了高達140億美元,造價都非常昂貴。
相較之下,Alpha Ring所創造的全新核融合能源裝置,設備成本竟然只要花數千美元,光這一點就是非常驚人的進步。至於尺寸,據引領研發的中研院院士、李羅權博士透露,裝置本體才約一顆排球大,放書桌上就可以讓人去輕鬆操作運轉,比起現有其他國家設計,實在超迷你。怎麼辦到的?
Alpha Ring執行長Shahi Ghanem指出,他們的核融合是採用超過數十年自行研發出的專利技術FusioNow,這個技術產生的靜電牆問題相對較小,因此不需要創造一個極高溫的大反應爐、尺寸與成本都低,容易找到可獲利的商業模式來切入市場。
如果不需要蓋大樓一樣大的反應爐才能運轉,像台灣這樣的小島隨處都可建,用電量緊縮的問題就有機會輕鬆解決。
至於發電效率如何?依據創投集團「中經合」所提供的資料,經1849次計次下,在五秒內電漿暴露後產生的粒子,達到的尖峰能源輸出為2.35MeV(電子伏特)。
下一個台積電?Alpha Ring能帶來新能源革命?
帶來上述科學突破的Alpha Ring,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Alpha Ring International(首環國際)是由華裔物理科學家黃耀輝於2016年創辦,黃耀輝為「美國物理學會」成員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名譽退休教授,曾於1985 年獲頒「美國物理學會卓越獎」(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t in Plasma Physics)。他個人擁有超過18個國際性專利,在電漿物理研究上具備少有人能超越的豐厚資歷。
Alpha Ring公司的總部則位在美國加州。不過這個核融合技術FusioNow,是與台灣的李羅權博士合作研發。李羅權曾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以及中研院地球科學所長,在太空物理上有許多創新貢獻,曾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300篇。這次研究核融合,他也帶著國內人才一起創新,可說是能源界的「台灣之光」。
目前Alpha Ring由美商中經合集團所投資,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對這團隊的成果非常驕傲,認為是全球能源創新競賽中的一大進步。
「高性價比、又乾淨環保的核融合能源是可以實現的!」他說,一直很希望幫台灣找到下一個創新產業的他,更希望這樣的超新技術,能在本地奠基壯大,也希望在台灣尋覓到更多人才與資源。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90603299 訂閱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聚界潔能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Alpha Ring Asia Inc. |
資本總額(元) | 3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30,0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3,000,000 |
代表人姓名 | 蔡清彥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內湖區基湖路35巷11號9樓 電子地圖 |
登記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111年01月03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