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源鍊金術 工業廢水 淨化再生
「水之源企業」是一家提供廢水處理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成立於2013年。正好搭上兩岸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需求升溫的順風車,不僅成為台灣半導體、面板及電路板等科技廠商,以及大陸化工、醫藥園區的廢水處理工程的供應商,客戶也擴及東南亞。
水之源更以堅實的技術實力,奠定在廢水深度處理界的不敗競爭力,大步朝成為高效率與高性價比廢水處理技術的東南亞領導先驅邁進。
水之源是自工研院材化所衍生出的工業廢水處理公司,董事長周珊珊和總經理游惠宋,兩人在工研院任職時,分別在化學及生物技術處理廢水領域,都是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的發明人。成立水之源後,向工研院技轉相關技術授權,進一步將之在工業廢水應用市場發揚光大。
工業廢水處理的商機大,看好兩岸及東南亞市場需求日益殷切。水之源成立之初,就獲得味全、李長榮,以及柬埔寨上市公司崑洲實業的爭相投資。2016年味全處分非本業轉投資,將股權賣予水之源團隊。目前,水之源1.21億元的資本額中,法人股東包括:崑洲約占21%、李長榮占10%。
水之源除了站穩台灣高科技業廢水處理市場,近來以台商之姿,能一舉取得大陸國企集團上海實業,位於浙江台州醫藥園區,建置的的5,000萬元汙水處理廠工程,這座一天汙水處理量達2.5噸的工廠,已進入試車階段。
技術頂尖 奠定不敗戰力
周珊珊表示,水之源的關鍵技術具備:省空間、低操作成本、低汙泥及低加藥成本的特色。而水之源針對工業廢水處理與回收的疑難雜症,可做到全方位整合服務。
水之源成立第二年(2014年)就赴大陸設立「杭州水之樂」,是因為水之源在杭州已被人搶先註冊,2017年遷到昆山經濟開發區,並更名為「水之源」,主要是昆山接近台商大本營。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新興國家的法規愈來愈嚴格,中國大陸的新環保法,更是提高標準到號稱全球最嚴格的目標,企業若是不符合規定,就會面臨關廠、或是勒令搬遷的壓力。
周珊珊表示,水之源2015年業績拉升到2.5億元,去年降至1.9億元,主要是受到部份工程遞延的影響。其中, 2016年海外與台灣各占營收五成,海外市場其中60%是大陸、40%是東南亞和日本市場。展望2017年,周珊珊以目前在手訂單看來,預估全年營收目標可上看3億元。
她指出,水之源今年2017年業績能大幅跳升,營運成長動能加溫,主要來自於大陸環保新的法規加嚴,大規模整廠整改,廠商改善廢水處理的時程相當急迫。
環保潮流 全球訂單湧進
為此,水之源也加碼尋覓合作廠商配合接案,水之源在大陸儘量做設備為主(委外製造,以台商為主),輔以周邊設計;細部配管配電委由當地廠商承包,建立供應鏈。這與水之源在台灣承接統包工程,營運模式不同。
周珊珊透露,目前今年接到兩個大訂單,最大金額的案例,是PCB廠的新建廠工程,1億元的純水、廢水回收工程。另一大單是5,000萬元的面板廠改造工程。
昆山是台商電路板(PCB)產業的集中地,主要需要處理銅汙染「危廢」有害事業廢棄物問題。水之源是在還沒有成為銅汙泥之前,就採用工研院「流體化床結晶技術」,變成PCB鹼式碳酸銅晶體,成為化工學原料產品,再生循環利用。這項處理技術,之前已應用在新加坡美光科技,協助半導體晶圓廠用來解決含氟的廢水問題。
周珊珊指出,企業近年來積極投資改善廢水處理,除了因應法規更嚴格之外,也從降低處理成本的角度出發。
水之源董座周珊珊走進偏鄉 堅持做對的事
人生的際遇往往很奇妙,看似偶然、確也隱含著必然。周珊珊是交通大學的環工博士,進入工研院後一路做與水資源相關的化學技術研究。她在工研院前院長徐爵民的鼓勵下,打消了退休後轉任教職的規劃,四年前一頭栽入創業之路,只因為她堅信,「對的事,做就對了」。
周珊珊在工研院時,兼任社會公益委員會中「科技應用服務」的分項主持人。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之際,周珊珊的團隊將原先在工業用大型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轉化成小型化可移動模組—Q water,成為容易搬運的移動式淨水系統,造福了許多風災後無乾淨飲用水的偏鄉學校。
周珊珊原先規劃,將Q water這套淨水系統產品成立社會企業,能在救災時提供生活用水。但後來考量企業經營的永續性,工業廢水的處理需求大,仍將會是市場主力,目前仍占水之源公司95%以上的業務量。
工研院的水處理原歸屬綠能所,後來基於科技專案申請的考量。徐爵民將「水科技研究組」劃入材化所轄下,讓經費申請有了著落。周珊珊一路將水處理的技術,用於造福社會,因為協助解決八八風後大愛村的污水問題,而與慈濟結緣,進而參加國際人道援助會,沒想到成為她日後創業,開拓東南亞市場的一大助力。
為了準備創業,周珊珊先到清華大學修EMBA學分班,學習財務、金融規劃等,再加上工研院材化所創業育成室、產服中心的創業輔導,周珊珊花了一年時間把完成創業準備。水之源還締造了創業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2014年)就賺錢的好成績。
目前水之源公司仍設在工研院育成中心,雙方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今年將原設立大陸杭州的水之樂公司,搬到接近台商大本營的昆山經濟開發區,並更名為昆山水之源公司。
回首創業來時路,周珊珊最感念工研院的一路扶持。她認為,技術往往不是企業經營的挑戰。而是成立公司後會遇到來自不同企業文化的團隊和外包供應鏈,磨合過程中,業務與工程面的銜接,容易產生落差。如何精準地做好人員之間彼此訊息分享,以及技術承接等教育訓練,才是一大課題。
FBC專利 最強祕密武器
流體化床結晶廢水處理技術(FBC)專利的發明人,就是當時在工研院周珊珊。利用矽砂擔體在結晶中,作為結晶核種,用來處理廢水中的無機離子,在矽砂表面形成穩態結晶體,可回收再利用,同時達到廢棄物減少的目標。優勢在於無污泥產生、晶體量少,且可以資源化利用。
同時,水之源將FBC結合傳統Fenton法,演進出可廣範應用於各產業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與回收上的「流體化床結晶+Fenton」,能同步達到:產生污泥量可減半(少50%)、操作成本相對低(可節省30%)。這也是水之源能拿下浙江台州醫藥園區污水處理廠工程的主因。
水之源還有一項「高級處理電漿技術」,能做到不必加藥,就可減少污泥量,2016年推出新產品「水上電漿設備」,適合用於冷卻水塔(易長菌)的消毒 、抗垢,舉凡水回收系統的薄膜前處理, 均可應用。
水上電漿(Pwater)系統是利用電流通過多級變壓,最後將能量傳導到電漿放電槽,從而產生大面積電漿放電,利用介電質放電非熱電漿產生高氧化自由基,其具強氧化性可氧化有機物,進而將廢水中污染物分解、去除或氧化作用。達到殺菌、消毒、 脫色,以及減緩水回收系統薄膜有機結垢問題的目的。
正向改變
•技術布局-整合多項技術,提供客戶全方位廢水處理與回收的服務
•策略聯盟-結合其他優勢合作夥伴,跨領域切入特殊應用的藍海市場
•進軍國際-運用東南亞學生的在地資源,複製台灣的不同產業廢水處理成功經驗
工研院看優勢:客製化服務 成功關鍵
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組組長梁德明指出,水之源團隊從成立之初約四人,到如今擴張至逾40人規模,顯示工業廢水處理的市場持續成長,為不同產業客戶提供差異性技術,這也是水之源成功的關鍵。
梁德明表示,台灣產業非常多樣化,無論半導體、光電、太陽能等科技業,或石化、紡織、食品、電鍍等傳統產業,均會衍生出工業廢水處理的需求,且處理方式依廢水性質各有差異。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的廢水處理需求也很大,如中國大陸幾千億人民幣規模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更多的機會則在於大量的城市汙水處理,這是能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的廢水處理廠商最佳的機會。
梁德明指出,水之源在2014年能一舉打敗荷商DHV,拿下新加坡美光含氟廢水處理訂單的流體化床結晶技術(FBC),並且取得日廠訂單的倒極式電透析技術(EDR),無不展現出水之源跨足廢水處理、和水再生的技術能量。
他說,水之源當初自工研院水科技組共移轉八項技術、27項專利,這些研發成果,主要來自產業永續發展環安技術研發計畫、優質生活環安技術開發計畫等兩項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的支持。而在水之源團隊自工研院獨立出來後,目前工研院水科技組共有180多項專利,並往水處理上游的材料端、和提供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持續努力。
公司簡介
本公司技術來自於自工研院優質的廢水處理團隊,秉持著對地球生命的一份關懷,以綠色環保為理念,期望成為高效率與高性價比廢水處理技術的東南亞領導先驅。本公司擁有來自工研院的高科技人才提供最專業的設計施工服務,具有服務食品、石化、化工、紡織、造紙、光電、半導體等行業的豐富經驗,提供total solution,以最短時間協助顧客解決各種廢水處理問題,提供客戶全方位廢水處理與再生的服務,期望持續打造國際級的綠色實力!!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